在刘家成看来,相比于自己的官帽子来说,其它的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认为,这个议题根本就不应该放到常委会上讨论。而且,我觉得纪委拿出的证据很不充分,因此,我建议应该撤消对张广君同志不负责任的立案调查,恢复他的清白。”
黄安瞥了刘家成一眼,迫不及待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甚至没有必要的铺垫,黄安直接就否定了林书钢的提议,甚至连两天前的常委会决议也要予以推翻。
显然,其‘立场’之坚定比之刘家成还要有所超出。
原本,黄安是打算在第一时间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可哪成想,却被刘家成抢了先。
“我同意黄部长的意见。”已经是白了至少一半头发的白长义跟着发言。
对白长义来说,他可是对两天前的那次错误的站队追悔莫及,如果时光可以重来的话,白长义那个时候一定会不犹豫的表态支持赵长天。
现如今,白长义只是希望赵长天不要因此记恨自己,而自己的迷途知反也能令赵长天宽容自己的过错。
凭心而论,他虽然和李大江关系密切,但如果扪心自问的话,他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能坚持原则的。比如,在周小林的案子上,他就是处于公允的立场,亲自下令还了周小林清白。
太阳</(p><-p>!内容^来:自6,9书吧
……
“所谓树倒猢狲散,不外如是吧。”林书钢的内心无比苦涩。
自家人知自家时,孙文举很清楚,常明、白长义等人,可以轻易的转变立场,但他孙文举却不可以,因为,他是闻阳的嫡系,如果他背叛闻阳,下场绝对会很凄惨。
“附议。”
随着刘家成、黄安、白长义等原本支持这项议题的常委,纷纷倒戈表示反对,其结果已经不言而明。
在宁县,赵长天已经成功的执行了自己的理念,那么,他相信,在空间更为广阔的锦市,同样也不例外。
再度发言的,是常明,这位曾经在无奈之下倒向李大江的常委副市长。现如今。李大江已经倒台。常明在失去了身上的桎梏之后。却又面临着更大的问题。
李大江的倒台,赵长天的上位,让孙文举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艰难到了极点。
不过,他向来没有怜悯敌人的习惯,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妇人之仁。
“附议。”
“除非是得到赵长天的支持,否则,自己这个纪委书记很可能就是空壳钢有些无奈、悲怆的想着。
眼下,孙文举所能期待的,就是几天之后,闻阳接任书记之后,自己的处境能得到改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