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局内部,在李黄河的亲信间,已经悄然流行着一种说法:局长李黄河是老板,县长赵长天是大老板。过后,就已经把他忘到了爪哇国外了。
赵昌先是避重就轻的承认了错误,接着,把话题重点引向了周小林的受贿案件上。
至于王宝华,赵长天更是与他没什么太深的交情,毕竟,彼此之间认识以及交往的时间短暂,王宝华上次对他表现出来的友善,也只是受人所托而已。
随着赵长天的讲述,李黄河的表情严肃起来。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赵长天还是打算再等等,眼下,市纪委还没有直接向他出招,这个时候给王宝华打电话,事情还没有明了,基本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在官场上,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是很难走得长远的。
宽敞的办公室内,两个男子隔着办公桌面对面而坐,其中一个,正是曾经去过宁县调查过赵长天的纪委副记赵昌。
在赵长天与李黄河谈话的同时,另外一场与周小林事件有关的对话也在上演。
否定了王宝华之后,赵长天思绪流转,他想到了刚调到省纪委工作不久的方文天。
我估计,他很可能已经不在宁县,如果是这样,你也要想办法把他找出来,这方面应该不需要我提醒,他一个没毕业的学生,能去的地方大体也就是学校和亲属家中。”
“老板,我明白。”
走到窗边,李黄河接通了电话。
林记皱着眉头问道。
在徐徐的烟雾中,一颗烟将将抽完的时候,思绪回到眼前,他在犹豫着,是否要给王宝华打一个电话,把昨天晚上生的事情告诉他。
如此一来,方文天能否挥作用也很不好说,
赵长天打进电话的时候,李黄河正在办公室内与几个亲信手下开会,其中,正有刑警队队长郭达。
方文天与他的私交确实不错,但还没有达到太深的层次,彼此并没有形成利益纽带。。
林记点了点头。
分钟后,李黄河出现在了县长办公室。
里转过这些念头,赵长天最终还是打消了联系了方文天的想法,眼下的形势,暂时还没到那一步,他打算看看事件的展再说。
纪委相对来说,更注重垂直管理,如果方文天介入,在效果上估计要比王宝华强上一些。
李黄河干脆的回应道。
话那头传来的正是赵长天熟悉的声音。
在赵长天看来,通常情况下,在官场上,只有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能保证在重大事件上的立场一致,否则,无论再好的私人关系,也可能会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
到是县长办公室的号码,李黄河摆了摆手,示意谈话暂停。
“好,我马上过去。”
出乎林记预料的,赵昌当即表示了反对意见。
当然,王宝华与他的那次谈话之后,他也曾经怀疑过,是否是王林向王宝华打过招呼,但也只是猜测。王宝华当时没有明说,他也不好直接询问。如果猜测属实,那自然是他所乐于见到的情况。
前几天,在赵长天的指示下,县里给公安局拨了一笔资金,包括李黄河和郭达在内的几个局内高层领导,配备了上移动电话,刑警队的所有成员都配备了传呼机。
赵长天针对县公安局的一系列动作,大大的提振了局内人员的士气,也让李黄河的威望空前高涨。
王宝华受人之托,要给以自己一定的关照,这是赵长天多少有一些底气的重要原因。
“五万块?”
等到赵长天介绍完毕,李黄河的神色已经非常凝重,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老李,你马上来我这里一趟。”
赵长天还向李黄河承诺,近期会为公安局拨付一笔办案资金,数目不会少于十万块。这笔钱的用途,由李黄河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赵昌同志,你什么意思?”
林记眉头皱了起来。
“根据郭元临交代,他曾经通过周小林向宁县县长赵长天行贿过十万元,我认为,赵长天同志有受贿嫌疑。
因此,这起案件已经不仅仅是只涉及到一名科级干部那么简单,还涉及到了在职的正处级别的领导同志。我建议,应该成立专门的调查组,针对赵长天同志展开调查。
所以,我认为,暂时还不能向宁县方面通报案情,以免走漏风声、打草惊蛇”
赵昌表情严肃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