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县长的威信
在新城区环境建设上,如果按照赵长天所说的“园城市”的标准建设,那需要的资金又是一笔天文数字,至少还需要一、两千万。
至于管道建设等其它方面的开支,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在周有为看来,以宁县的财政状况,根本就无法承担这些费用,即使县里连续几年所有的财政收入全都投进去,也根本满足不了庞大的资金需求。
因此,综合起来分析,周有为对这份新城区规划方案,基本上是完全的否定态度。
当然,只是基本否定,而不是完全否定,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毕竟对方曾经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创造过奇迹。
“周***,资金的问题,我考虑过,的确是大问题,而且是新城区建设中最为紧要的一个问题,资金得不到解决,新城区的建设就只能是设想、无法落到实处。”
赵长天沉吟着说道。
而且,我们县拿什么吸引外来投资?除了那片被洪水浸泡过的土地,我实在想不出我们县还有什么资源优势。
太阳</(p><-p>!内容^来:自6,9书吧
相比于其它地区,我们县资源贫瘠、人才匮乏,否则,也不会一直都摆脱不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在周有为想来,赵长天的这些话都是废话,他想听的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虽然他并不认为对方能有什么办法筹到这些资金。
我记得在你刚上任那会儿,我们开诚布公的谈过,我还把来这里任职的缘由告诉了你。
赵长天真诚的做出了回应。
“物流产业我知道,长天县长你曾经解释过,就是运输行业,可我们县的物流产业发达吗?”
说实话,在重建结束的那一天,我喝得酩酊大醉,我高兴,真是太高兴了,甚至比我当初刚知道来宁县任***的时候还来得兴奋。”
他真是不知道,宁县的物流产业什么时候已经达到了发达的程度。
其次,是我们县的地理位置,我们宁县地处连接关外和关内的要地,在战争时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我有信心,在未来的一年内,县内的汽车运输公司超过一百家,货运车辆达到千台以上。
随即,他语气一转,“但是,即使再困难,也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周有为郑重的说道。
说出这些话,周有为感觉自己似乎轻松了很多。
对于赵长天来说,能得到周有为的表态支持,基本解除了后顾之忧。
赵长天说出了答案。
迎着周有为期待的目光,他继续解释道:“我们县发达的物流产业将是吸引外来投资的一个重要优势。对任何企业来说,物流都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物流的畅通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长天县长,你的意思我懂,但你想过没有,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能引进企业,在短期内也是难以见到收益的。
踌躇了片刻,周有为眨巴着小眼睛问道。
周有为没有插话,只是上身微倾,期待的望着赵长天。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在宁县这片土地上做出一番成绩出来。”
周有为感觉自己的心跳有些加快,他被赵长天所描绘的宏伟蓝图震住了。无论对方所说的构想能否实现,但起码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
理由很简单,无论赵长天做出多大的功绩,功劳都是少不了他这个县委***的。
赵长天侃侃而谈。
赵长天简要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谈话进行到这里,看着对方那张神采飞扬的年轻脸庞,感受着对方身上的勃勃朝气,周有为忽然觉得自己老了,思想已经落后了,他没有了反驳对方的念头,反而,有一种在他身上已经消失了很久的情绪悄然滋生出来。
不知不觉间,周有为已经被赵长天所说的东西吸引,情绪和思路受到了赵长天的影响,想法有了一些转变。
在赵长天的注视下,周有为突然说起了与眼前话题无关的东西,他仿佛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情绪当中。
周有为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几千辆载满了货物的汽车,排成长队一起行驶在公路上的画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