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俩的小公司,我有公务在身,不便出面,这里便交给夫人经营了。”顾植民郑重其事地说。
徐小姐紧紧拥抱住丈夫,她觉得两人终于朝理想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的品牌就叫‘帧颜’,如何?”顾植民抱着妻子,“我第一次见到你的容貌,便一辈子铭刻在心里。”
徐小姐却噗嗤一笑:“你当时不是未见其人,先闻其香吗?我看还是叫‘百雀’更好,那才是你第一次记住我。”
顾植民闻听此言,不免惆怅,自从他做到襄理,整日流连酒宴舞厅,闻香辨物的能力也渐渐不灵光起来。有时在酒桌上,师父当别人面夸耀,让自己表演一番,他也常托辞推却。
大概辨香的能耐,是困窘境地里的那个顾植民才拥有的东西吧。
徐小姐仍在侃侃而谈,这些年丈夫在先施主管化妆品,她也试用过各类洋货品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洋货是洋人设计的,而东西方人种不同,肤质也大不一样,就像义大利皮鞋虽好,但不适合国人脚型,穿上它就要忍受它鞋头的挤脚。
护肤品也是同样道理。只不过,市面上的旧国货配方、包装总需改进,而新国货都在努力模仿洋货,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关键原料还卡在西方人手里,所以总成不了气候……
“植民,跟在他人后面望其项背,便只能整日吃灰喝土。我们一定要推陈出新,把‘百雀’做成焕然一新的国货!”
“一定,一定。”顾植民嘴上如是说,心里却明白这句话谈何容易。先施的工作给他带来了优渥的生活,也让他失去了开疆的勇气。
1931年,富贝康和百雀就这样默默成立了。说是公司,其实也并未对外营业,在顾植民的心里,它只不过是送给夫人的一件大玩具而已,但一个卖化妆品的襄理,居然开起化妆品公司,传出去必定容易招人非议,他更怕马老板与师父多疑,于是将这件事悄悄瞒在心底,只趁着职务之便,在外面淘换些新进设备和配料,回家便交给徐小姐。
徐小姐除了照料孩子之外,便常常躲进亭子间里,废寝忘食地研制产品。她更倩人求了一幅荣德生先生的手书挂在亭子间里,权且当成新公司的座右铭。
只见那条幅写道——
“意诚言必中,心正思无邪。”
夫妻两人倚立在箴言面前,相视而笑。
明天两更!1闻人:特指近代上海中,出生社会底层,后飞黄腾达、威势显赫的头面人物。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