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十二生肖》完工
第543章 《十二生肖》完工
徽州。
曹胜在榕树苄发表完收费章节后,並没有像在起点上架那样,坐在电脑前,等著一个小时的订阅数据出来。
发表完收费章节,他就关了电脑,起身下楼洗漱、休息。
原因有很多。
一是他这本新书在起点那边已经取得首订破万的成绩,榕树苄这边的订阅数据如何,他並没有很在意。
二是他估计榕树苄这边虽然搞了“七折优惠”这种充值活动,但榕树苄毕竟是刚开始试水付费阅读,这边的读者还没有钱看书的习惯,就像当初刚刚开始搞付费阅读的起点一样,刚开始搞,愿意付费阅读的读者数量肯定不多,所以,曹胜估计《修真聊天群》在榕树苄的首订数据不会太高,更不可能出现首订破万这样的数据。
三——
三是他困了。
次日上午,他码字之前,都没有登录榕树苄的作者后台,看一眼订阅数据。
没那个兴致。
码字码到中午快12点的时候,码完上午的第二章,他才想起登录了一下榕树苄的作者后台。
看见《修真聊天群》上架后的首章订阅人数1785.
2000都不到。
估计今晚12点的时候,3000首订可能达不到。
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看见这边的订阅人数这么少,曹胜心里还是难免有点失望。
仔细想想,倒是能理解这边的订阅人数为什么这么少。
一是他昨晚在这边发表的收费章节,都是在起点发表过的,这本书很多书迷,早就在起点那边看过了。
二是自从起点试水付费阅读以来,全行业大部分有实力的写手,都去了起点,不仅如此,所有在起点上架的作品,作者们为了吸引更多读者订阅,码字的认真程度都是直线上升的,反应在这些作品上,就是这些作品的质量也都在大幅上升。
这是必然的!
用爱发电的时候,每个写手写小说,都是以自己爽为主,怎么让自己爽?写自己想写的,不想写的时候就不写,绞尽脑汁去想剧情,是不可能的,本来就是写著玩的,有几个人会费太多心思?
起点那边作品质量的明显提升,渐渐吸引了很多读者常在起点看书,哪怕明知道这边的优秀作品一旦上架,就要收费,还是会吸引数以万计的读者来这边看书。
如此,几个月下来,榕树苄的读者人数不仅没涨,其实还流失了不少。
这些都是导致《修真聊天群》在这边的订阅人数如此少的因素。
曹胜虽然心里有点失望,但並没有太在意。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对他来说,《修真聊天群》双平台发表,在榕树苄这边的订阅,都是额外赚的。
这边能挣到多少稿费,也都是额外赚的。
反而如果这边的订阅人数比起点那边还多,他可能真要头疼。
原因?
他是起点的大股东。
他当然希望起点能保持业界龙头的地位。
当晚深夜12点03分。
曹胜再次登录榕树苄的作者后台。
看见《修真聊天群》的首章订阅人数涨到了3077
对业界大部分写手来说,这样的数据已经是极好。
但对他曹胜来说,这数据很拉胯。
不过,这本书之后几天的订阅数据倒是涨得挺快。
第二天晚上12点的时候,首章订阅人数涨到了4000多,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接连几天,这本书在榕树苄的24小时內的追订人数都在上涨,诡异的是首章订阅人数的上涨幅度,竞然远小於24小时內的新章节追订人数。
上架第三天的时候,24小时內的新章节追订人数达到3800多。
第四天,追订人数涨到4400多。
第五天,追订人数涨到5100多。
第六天、第七天,追订人数仍然在涨。
24小时內的新章节追订人数,竞然超过了首章订阅人数,並且超过的幅度越来越大。
原因?
曹胜看看自己这本书在起点的追订人数,就明白了。
起点这边《修真聊天群》的24小时首订人数虽然破万了,但隨著这本书在榕树苄这边的上架,追订人数每天都在下降。
每天至少下降几百个。
书评区也能看见一些端倪。
“榕树那边充值打七折,比这边便宜多了,阿灰,我去那边支持你啊!”
“起点这边为什么不打折?这是逼我去另个站看吗?”
“阿灰!你果然最爱榕树苄,对吧?那我去那边持你啊!”
=====
等等。
诸如此类的帖子,让曹胜明白起点这边追订下降的原因。
好在朱威廉信守承诺,七折优惠的活动,持续一周后,就取消了。
但这几天时间,已经足够很多读者充值,他们充值的那些钱,短时间內,根本就看不完。
所以,起点这边《修真聊天群》的追订数据,並没有明显的上升。
曹胜倒是还能稳得住。
也没多少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最近他每天都很忙。
上午码《国术演义》,下午码《修真聊天群》,晚上写《十二生肖》的剧本。
如此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十二生肖》这个剧本,他终於搞定。
这天深夜12点多。
他坐在电脑前,看著电脑文档中,刚刚经过第n次修改,终於定型的剧本,脸上浮现笑容。
心里感受挺复杂。
有些成就感,也有点忐忑。
成就感来源於这个剧本,和原时空原版的《十二生肖》剧情,应该是截然不同的,除了剧本名和夺取兽首这个终极目標,这个剧本和原版的《十二生肖》,应该没什么相像的地方。
忐忑—也是因为这个剧本和原版的《十二生肖》没什么相像的地方。
他不確定这个和原版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的剧本,拍摄出来的效果会如何?
票房和口碑,能比得上原版的《十二生肖》吗?
他不確定。
写的时候,他觉得这么写,效果更好。
但写完后,他忽然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
担心自己看自己写的剧本,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视野局限。
就像他以前写的一些小说,自己写的时候,怎么看怎么满意,心里信心满满,发表出去,看到数据增长速度远不如自己的预期,读者的评价也远不如自己的预期,读者们从各个角度挑出毛病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写好。
这样的视野局限,几乎每个创作者都有。
几平每个作者在写一本书的时候,都对自己写的东西,很有信心。
但发表出去后,真正能出成绩的,永远是极少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