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孺子让金、乔二人共同调查商人改变态度的原因,在真相大白之前,不可接受商人的献媚。“韩稠天没亮就出门了,仆人不知他去了哪里,至于圣军师,府里的确有人见过他,但是昨晚就已离开。连丹臣已经布置抓人,这两人跑不了多远,天黑之前必然落网。”金纯忠对此十分肯定。
韩孺子也很吃惊,“他们有何要求?”
皇帝信任孟娥,王赫也只好信任她,可是孟娥与刺客栾凯比武的时候,王赫就在现场,亲眼见识之后,他觉得不能再让孟娥一个人留在皇帝身边。
对娘家人的到来,慈宁太后一开始表现得比较淡然,真到了这一天,她却显出几分激动,召来平恩侯夫人随侍身边,问了王家的许多事情。
韩孺子仍然不解,将外面的金纯忠叫进来。
“你还是担心朕‘身边的那个人’?”
张有才拜见过皇帝,立刻就被叫到慈宁太后身边,他了解的细节比平恩侯夫人更多,娓娓道来,太后越听越激动,亲人还没见到,眼泪已经盈眶,令站在另一边的平恩侯夫人嫉羡不已。
张有才刚回来不久,对这边的事情不太了解,愣了一下,回答不出来。
乔万夫大吃一惊,他可不敢就这么接下,立刻求见皇帝,因为事情比较急迫,所以被排在第一位。
韩孺子越发意外,想了一会,用极低的声音说:“母亲……”
离王家人进城还有一段时间,韩孺子没有闲着,陪了母亲一会,前往一座跨院里召见数名亲信。
王赫躬身,与另一名侍卫站到了皇帝身后,向另一边的孟娥瞥了一眼。
孟娥似乎没有注意到那一瞥,现在的她只是一名普通宫女,外人看不出她身负绝技。
他得到一连串令人困惑的消息。
所有事情都太顺利了,韩孺子反而更加警惕。
韩孺子小声问身边的张有才:“韩稠什么时候到的?”
这不算正式的朝见,而是一次家宴,规矩可以宽松一些,慈宁太后与皇帝共坐主位的软榻,皇后坐在太后另一边的凳子上,两边是诸多女官、太监,看上去人很多,稍显拥挤,但是位置远近丝毫不乱,不仅有礼部官员监督这一切,刘介等主管太监也注意众人的一言一行,所有人都要与太后、皇帝的悲喜相一致。
金纯忠与连丹臣都是谨慎之人,竟然漏过最重要的一处地方,也是怪事一桩。
金纯忠也已经等了一会,他奉命去韩稠府中抓捕化名云雄的圣军师,结果空手而归。
崔腾笑呵呵地退下,以为自己很得体。
这可是一份大礼,换成武帝,要用最严厉的圣旨才能征收得到,当今皇帝没做什么,只是派人稍稍恐吓了一下,这群唯利是图的商人居然就服软了,将众多欠条拱手送上。
众将感激涕零,回去之后释放了本部将士,但是仍要监视,不准他们回家。
王赫于是调来营中武功最高、最受信任的侍卫,与他一块留在皇帝身边,防着孟娥。
见过母亲与皇后之后,韩孺子抽空召见八营将领,总共八名都尉、十六名副都尉,一视同仁地加以褒奖,称赞他们反应迅速,没让刺客靠近秋信宫,就连叛逆者孙闻名的上司也不例外。
王赫点头,“我又审问了一遍栾凯,此人说话虽然颠三倒四,而且知道得也不多,但是不会撒谎。我觉得他只是一个诱饵,直正的刺客还没有到来。”王赦停顿一下,“太后省亲是件大喜事,可王家上下四十余口,难保不出问题。”
崔小君笑得很勉强,“崔家该遭此劫,陛下无需为此烦心。”
“我知道陛下想说什么。”慈宁太后轻叹一声,“所有事情都等省亲之后再说,韩稠虽非贤臣,但是对陛下绝无二心,我可以担保。”
韩孺子察觉到金纯忠有话要说,向张有才使个眼色。
张有才有一段时间没见过皇帝了,仍然懂得皇帝的心事,退后两步,从众人身后绕到门口,与金纯忠一块消失在门外,很快回来,不动声色地递给皇帝一张纸条。
韩稠退下,下一拨进来的是数名贵妇,老老实实地拜贺,没有一字多余,连头都不敢抬。
韩孺子趁机扫了一眼纸条,那上面写着:圣军师落网,宗正卿派人送来。
背后还有字,韩孺子翻过来,认得那是乔万夫的笔迹,内容也与韩稠有关:众商承认,献礼为宗正卿授意。
韩孺子看向眉开眼笑的韩稠,完全糊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