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柔见他明白他的意思,微微红了脸,没有说话。他们好不容易走到一起,所有的遗憾都希望能圆满。
沛柔自然是立刻就买了下来,定了日子让匠给她送到府上去。此外,齐延也给她选了几盆海棠的盆景,这样她在屋子里,也能有海棠陪伴了。
市说是“市”,其实是一条很长的巷子。家家户户的人家都卖,院子里都摆着各种各样的草,等着人将它们买走。
瑜娘白了她一眼,又关心她的身体,“那一日从万府回去你闹了不舒服,这两日可好些了?孩子初上身的时候最是不能劳累,你该多多注意才是。”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就到了善堂。
市在城南,离这里也颇有些距离。景珣和齐延在马车旁骑马跟随,瑜娘时不时就要掀了车帘和景珣说几句话。
瑜娘点了点头,“说的是,我也有许久没去了。今日便一起去看看吧。”
“从前只是听你说过这里的事情,如今看来,不免也有些感慨。”
而齐延说的,却是前生新帝给他们赐婚的旨意上写着的。
一下了马车,齐延和景珣便走到她们身边来,像是怕她们只顾自己说话,不理会他们似的。
瑜娘的语气颇有些冷淡:“她就是对我哥哥再不满意,如今孩子都生了,她毕竟是你三姐姐的母亲,怎么一点面子也不给她留。”
前生伤情的是她,今生看着兰草随波而去,伤情的却是他。
她就不再提这个话题,“市离城南善堂不远,若是逛完市无事,我们也可以去善堂看看。”
他是真心夸奖她,沛柔就有几分得意,“那是自然,‘温婉贤淑,知礼明慧’,可不只是说说的。”
齐延略低了头和她说话,“你放心,往后它年年开,我就年年都亲手折下,替你别在衣襟上。”
不过比起常氏的关爱,沛柔当然还是希望海柔能健健康康。
沛柔原先觉得十七该如茵陈一般改个名字,他却觉得不用,原本就是善堂出身,用着善堂里的名字,也更亲切些。
“大概要三月里,去年它便是三月开的,只是那时候我也并不在燕京。”
“再说,你方才也说了,我和世子才成婚多久,现在就不黏糊了,那像什么样子。”
沛柔和瑜娘都有些哭笑不得,只好分了手,和自己的丈夫走在一起。
“知道了,我的好姐姐。”沛柔就拉着瑜娘的手,带了几分撒娇的语气。
柯明叙便笑着对沛柔道:“这些年我年年都会过来看看,年年这里都会变得更好,都是你的功劳。”
“只要再把最后一副药吃完,你就会没事了。吃药可不能任性,好好吃药,病才能早点好。”
瑜娘不以为你,“更黏糊的人还有呢。我大婚那日,你做什么在永宁郡王府的二门上不肯和你相公分手,有人可都看见,告诉我了。”
当时常氏和海柔闹的有多僵,也只有定国公府的人才知道。
瑜娘对善堂也熟悉,就和景珣也自去逛自己的。
市既然已经逛完,沛柔就和齐延说起想去善堂看看的事情。
齐延当然不会不答应,见她逛了半日也并不觉得累,就看着她和瑜娘上了马车,大家一起往城南善堂去。
“那景大人的意思,是世子妃不是美人,还是自己不是英雄啊?”若按官职论,他和景珣是平级,甚至他因为是在今上身边当差的,地位还比他略高一些。
今日他们运气不好,一圈看下来也并没有看见什么开的好的兰,逛到最后一家,才算有些收获,居然有卖宋锦旋梅的。
沛柔就嘲笑她:“瑜娘姐姐,不过就这一个时辰的功夫,也用不着这么黏糊吧?”
前后两生,她也没给过自己什么好脸色看。沛柔自然不会在意。
齐延替她正了正发上他从前送给她的牡丹簪,“如今看来,‘温良恭俭、进退有度、淑范闺仪’,也不止是说说而已了。”
*
沛柔和柯明叙说话,并没有发觉在柯明叙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泾陵县主的面色变了变。
沛柔没有注意到,齐延却注意到了。泾陵县主还太年轻,从前的日子也都太顺利,根本不知道怎么掩饰自己。
她只是浅浅笑了笑,“我不过是出了些钱财罢了,柯世兄实在是谬赞了。”
还待再说,景珣夫妇也终于跟上了他们的脚步,景珣看起来很是惊讶。
“景瑚?你怎么会在这里?”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