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为了维持国家稳定,也许是为了些许不得告人的私心,谁知道呢?”见气氛有些不对,陆嬷嬷忙出来打圆场,“乡君刚从香山回来,想必已经很累了。如今晚膳也已经备好,不如先去用膳?”
沛柔勉力控制住自己不停发抖的身体,这些问题她早就想问了。
至于四皇子,她真没想到自己和四皇子之间也有血缘关系。
太夫人说四皇子自小是由太妃教养的,可她却也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情,想必应当是私下的交往,所以那时太妃连她也不愿告诉。
“孙女知道您和父亲以及太妃一定有自己的考量,可孙女如今也已经及笄,想为徐家尽一份力。您究竟是怎么想的,孙女实在很想知道。”
太夫人的意思,难道徐家真正想支持的,是一直默默无闻的四皇子么?她回想起来,自己初初进宫时,看见过的在太妃宫中进出的四皇子。
“徐家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太夫人的脸色更晦暗了,“我原来也像你一样问过为什么。可这么多年过去,根本就没有答案。”
“可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祖母。”沛柔抬起头,泪水使得她的视线有些模糊,“我外祖父一家都是好人,林家也是,他们不该遭受这样的命运的。”
也许是看沛柔的神情太过震惊,太夫人幽幽地道:“沛丫头,你果然早就知道你生母究竟是谁了。”
“你外祖父一家不会永远蒙冤的,四皇子是太妃一手教出来的,我们家也是时候站队了。”
“父亲既然和今上肝胆相照,为什么定国公府没有出头,在今上登基之后为阮家翻案?”
太夫人一边留心观察她的神色,一边道:“获罪的并非他母妃本人,而是他的外祖家。他生母姓林,他的外祖父,就是元昭末年削爵幽禁的锦乡侯。”
太子被废,与许家诸人做的事情也逃不开关系。
“可锦乡侯是忠介之人,他不忍妹妹受苦,妹夫含冤,所以仗义执言,却被迁怒削爵。当时你表姨在东宫中也才刚刚生下孩子而已。”
至于太子,他母族中出仕的人原本就不少,再加上今上多年宠纵,四处联姻形成的力量也不容此外小觑。
若说太妃从那时候开始看好的就是四皇子,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太妃注意的么?
她早该想到的,阮家的后人如今只剩了她一个,可林家同样受害,他们家的孩子又在哪里?
“定国公府身沐皇恩,更应该在要紧的时候站出来,而不是只求明哲保身才是。”
前生一直到她死,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罢了,也不知道这位皇子的才能究竟如何。娶的王妃也是无根无基的周十二娘,于他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可就是这样,太子前生却仍然被废了。他究竟犯了什么错,居然让今上连元俪皇后的面子也不顾,连柯太师都保不住他。
从松鹤堂里出来,她并没有往海柔住的蕙草堂去。
四皇子出身的林家早已经是庶民,在前朝也是声名不显,他身后还有什么筹码?若是只有徐家一家之力,再勉强算上徐家的姻亲,想要夺嫡,是不是太过困难了。
沛柔就对着陆嬷嬷笑了笑,“没事的嬷嬷,我还不饿。”
从今生看来,齐延应当是此时就在为他奔走了。
再想想三皇子,有皇后作为养母,有身为阁臣的舅公以及他的党羽,若是今生恒国公仍然要入局,那他还有赵家的力量。登基之后,还有一个能为他四处征战的齐延。
沛柔就摇了头,“只知道四皇子的生母似乎是个罪妃,因此他不受今上喜爱。”
太夫人就反握了她的手,叹了一口气道:“这些年过去了,我总是在问自己,当初同意将你送进宫去做公主伴读,究竟是不是对的。”
可她也清楚,太子懦弱,也不是明君之相。更何况他的母族许家人,前生也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仗着前生今上对他们许家的优容为非作歹。
沛柔无话可回,只是静静地看着太夫人。
柯太师是他的老师,他从先帝宠臣一路过来,在今上眼中也是肱骨之臣。正是因为他在今上眼中很重要,所以柯氏才会成为她的继母的。
今上这些年也颇多内宠,元俪皇后毕竟故去多年,影响力有所减弱也很正常。可柯太师难道就不想要一个三朝帝师的名声吗?
不对。前生三皇子登基之后,柯太师仍然在好好的做他的帝师。他可是太子的老师,以三皇子的心性,居然还能容他身居高位。
她怎么从没想到过这件事。柯太师的太子的老师不错,所以她之前推测的时候,都直接把他归为了太子党。可从结局看来,他很有可能并不是太子那边的人。
这样一来,前生她和景珣的婚事,以及很多事情,也就能够解释的通了。
沛柔在熙和园中行走,抬头望了望天。今日是望日,月光皎洁明亮,倒正算的是愁心明月两相对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