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浔柔转身出了正房,沛柔就笑道:“四叔母房里的绿豆百合汤做的不错,清凉解暑,甜味也正好,我尝着倒比松鹤堂里的还要好些。”善堂里的管理嬷嬷也不再敢那样怠慢了。

沛柔对这个话题并不很感兴趣,喝完了绿豆汤,身上也不再觉得那样热了,就坐到郭氏身边去,从绾秋那里接过了李嬷嬷的脉案。

这一个多月来沛柔来枫晚堂是来熟了的,缬草一见着她,就笑眯眯的为她打了帘子,“五小姐今日来的早,夫人正等着您呢。”

沐柔和浔柔都是郭氏的庶女,按理下了学回来都该进门去给郭氏请安的。

“那书院里都是些青年才俊,学问都是顶顶好的。浣哥儿身子弱,我原也不指望他在读书上面能有什么成就,只要能够明理就好了。”

郭氏听见提到儿子,就温婉一笑,“劳你挂念了。浣哥儿在松石书院过的倒还不错,每日下了学进来跟我请安,都是开开心心的,瞧着开朗了不少。”

沛柔故地重游,又看着一样在小院里忙碌,只是年轻了许多的纭春,也是感慨万千。

问荆手脚快,立刻就找了个白瓷梅瓶出来,把插了,递给郭氏。

善堂里的孩子都没有名字,只是按来时的顺序以编号为名。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又见郭氏说了一篇话,拿起茶杯喝水,却只是普通的白水,便笑道:“四叔母也该盛一碗绿豆百合汤尝尝才是,每日里在屋子里,又怕扑了热风不敢开窗,喝一碗汤消暑也是好的。”

“你年纪虽然小,口味倒还清淡,不像你哥哥小时候嗜甜,所以也就能觉出这汤的好了。”

“说是在学里也交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几个人一起读书,倒比他平日里下学一个人在书房里琢磨要有进益的多。”

进了七月咏絮斋里就不开课了,她们姐妹却还是要每日进园子里去,在风裳馆跟着太夫人从裁云坊里请来的一位老绣娘学女红。

沛柔也不在意,这两姐妹一个是呲牙咧嘴的老虎,一个是让人看不清的迷雾,一个赛一个的麻烦。

浔柔纵有些私下里的想头,也不是什么应该被责备的坏事。

沛柔倒真没想到这一茬,也就有些不好意思,“看来我于医药一途倒是真没有什么天赋。”

“咦,我祖母不在这吧?怎么四叔母忽然拍起了祖母的马屁来?”

前几日郭大夫又往香山去过了,她要拿着李嬷嬷的脉案再去请教请教郭氏。

“那日请安之后你祖母特意还叫我去松鹤堂说过话,让我不要过于担心,浣哥儿能有些同龄人一起念书,只会好不会坏。”

这一日下了学,沛柔和海柔在风裳馆门口就笑着分了手,折了几朵荷,往枫晚堂去找郭氏。

郭氏房里一般是不用冰山的,普通人觉得热的时候,恐怕于病人而言反而温度正好。

就听见郭氏道:“你有心了。我身子不好受不得暑热,正想等天气凉些去静湖边走走,也赏一赏荷。”

她习惯白日里坐在窗边的榻上,因为浔柔每日要过来给她请安说话,倒是一直会在屋角的太师椅旁放一座小冰山。

因为天气不好,沛柔这段日子几乎没有怎么出门。只是六月里和海柔一起去了善堂一次。

“这句话就更厉害了。我回去也得学给祖母听听才是。”

郭氏就做出埋怨的样子来,“才和你说过,你就又忘了,我每日里吃着药呢。绿豆是解毒之物,草药反过来看不也是一种毒。”

“四哥哥这一个多月来在松石书院学习可还习惯?”

沛柔才说了一句话,就引来郭氏说浣声和祖母这么一篇话,她就“扑哧”一声笑。

“喝了药再喝绿豆汤,岂不是既辜负了你缬草姐姐辛苦熬药,又辜负我灶上的婆子殷勤熬汤。”

郭氏倒像松了口气似的,和浔柔相处还不如和沛柔在一起自在。

“我那时候还不以为然,只觉得是你祖母一片慈心,就让浣哥儿去试试罢了。没想到还是你祖母眼光毒辣,我们这些做媳妇的是该好好学学才是。”

又对她笑着道:“和你姐姐妹妹们玩去吧,也去灶上讨碗绿豆汤喝。”

绾秋有一个嫂子在枫晚堂的小厨房当差。她听见沛柔这样说,就笑眯眯的行了礼退下了。

沛柔把脉案递给了郭氏,郭氏沉思了一会儿,就开始告诉她从脉案里反映出来的李嬷嬷的身体状况。

郭氏显然是很喜欢医术的,一说起来就有些忘情,也不管沛柔能不能听懂,足足说了有半个时辰。

等听她最后下了结论,说李嬷嬷的身体比上个月又好了些,沛柔才放下心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