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鼎铜锈斑斑,灰不溜秋,表面还有层青灰色的锈色,看上去不像做旧的,应该是自然氧化所致,而且在锈迹中还能隐约看到些深红的斑点,仔细一看竟然发现是这些斑点隐隐约约是铭文的痕迹。《洛河记》中载:“隋炀帝喜奢侈,幸江都,王世充献铜屏,帝甚喜,擢江都通守。”进入盛唐时期,由于扬*州城池扩大,人口增多,运河便利,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扬*州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先让师傅收下,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研究。

大诗人李贺在《美人梳头歌》中写道:“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描述了美丽的女子对着镜子梳妆整容时的心情,镜子上的双鸾图案无疑会勾起她们无尽的情思和遐想。

那老冯一听赵老爷子的话,脸顿时放晴了,伸出他那老松树皮的手,摸了摸高泽的头,多阴转晴的脸上换上了慈爱和怜惜。

所谓青铜,就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或者是红铜、锡和铅的合金。

“师傅,收下吧?人家也等了这么长时间了……”高泽一边继续看着手里的小鼎,一边头也没抬的说着。

原来,师傅和老冯两个人正大眼瞪小眼的怒目而视呢,眼睛里都是愤怒和不服,还都噘着嘴,“吭哧、吭哧”的喘着粗气,活像两只好斗的公鸡,大有一言不和,就要大打出手的意思。

唐代是鸟镜的时代,鸾翔鹊舞,盛叶茂,特别是双鸾、双鹊、卉等象征爱情的图案,意境情趣,无与伦比。

具体又分鼎、鬲(li)、甗yan)、簋(gui)、簠(fu)、盨(xu)、敦(dui)豆、爵、角、斝(jiǎ)、觚(gu)、觯(zhi)、兕觥(sigong)尊、卣(you)、盉(hé)、方彝、勺、罍(lé<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玄幻?</font>i)、壶、盘、匜(yi)、瓿(bu)、盂、编铙、编钟、钺等等数十种。

那五个铜镜,高泽已经从刚才翻找到的那几本旧书里找到了答案,你别说,这小子的手还挺快的,脑子也转得飞快,竟然马上就想到了翻书找资料。

高泽虽然内心激动,表面却是不动声色,掂量了一下此鼎重量,约莫三、四公斤的样子,感觉很是协调,虽然鼎身纹饰由于铜锈覆盖,显得较为模糊,青灰色中隐约可见有些泛红的斑点,大致感觉像是凤鸟纹,但是器体上范线凸起,模糊的纹饰也棱角圆润,绣色看起来致密且有金属光泽,浑然与器体连成一体,尤其是铜锈已渗入器物内部,渗入纹及铭文字口之内。

“祠堂?你是说这些东西都是从你住的那个破祠堂里挖出来的?我记得那个破祠堂原来好像是刘家的吧,从盐商大户败落了,连祠堂也没人料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竟然变成了你的窝了!”赵老爷子竟然还知道那个破祠堂的来历。

不过,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那个小鼎,这么小的鼎器倒是挺稀罕的,有点意思,蹲下身,上手察看起来。

好一会儿,也没听见师傅的声音,高泽抬起头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

另一面叫什么八卦镜,也是方形有圆钮的,八卦为唐代特有的八卦。纹饰简单粗糙。该铜镜纹饰反映出晚唐社会动荡,铸镜业衰落,纹饰趋向简单粗放的风格。

“好吧!看在今天我收了徒弟的份上,我就再让你一回。要不是我徒弟给你说情,我才不收你老小子的破铜烂铁呢!”赵老爷子也算是找了个台阶下,其实他心里也没有要为难自己老朋友的意思,只是想给他个教训,让他长长记性。

当时长安妇女广为传唱:“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而在铜器中又以铜镜最为出色。

高庆林后来还让高泽查了查书籍资料,高泽才知道了一些关于铜镜的知识,也才知道了村支书家的那两面铜镜从纹饰、制作工艺上,都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动荡、国力衰弱,表现在制镜上由中期的千姿百态、富丽堂皇、极其精致的“盛唐气象”,开始逐渐走向纹饰简单粗放,内容单调乏味,宗教意味浓厚,制铸粗糙的衰落境地。

对照着书上的介绍,又看地上的这五个铜镜,从这几个铜镜的工艺特点和制作风格来看,这些应该都是扬*州作坊所造。

回过头来,师徒两个人又研究起了地上的东西来,那个小鼎已经让高泽打扫干净,给拿回屋里,收起来了。

唐镜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禽鸟俊美、枝叶丰硕、苞华丽,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景,表现的是优美轻快、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意境。

“诺,给你,钱拿着,赶紧走吧,可别再去赌了啊!把衣服弄干净了,再去买点吃的,好歹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你就别再这样胡混了,当年的事也早过去了,你还要惩罚自己到什么时候呀?”果然是有故事啊!高泽一听,这一头雾水啊,为了一件当年的什么事情惩罚自己?这老冯,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高泽知道,像师傅他们这样收废品的,都有用来鉴别金属的吸铁石,能吸上的就是铁的,吸不上的就是铁之外的铜、铝、锡等这些常见的价格高一点的金属了,他就跑回屋里,从桌上拿了块吸铁石,试了一下,还真吸不上,肯定不是铁的。

此时扬*州生产的铜镜量大质高,纹饰摆脱了前期铜镜纹饰的拘束和谨严,出现了自由豪放和新颖的风格,纹饰的布局生动自然,镜子的式样也较丰富,除圆形、方形外,大量地出现了方亚形、葵形、菱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唐代著名诗人姚合有一首《镜》诗:“铸为明镜绝尘埃,翡翠窗前挂玉台。”这说明了当时铜镜的盛行。

这几个铜镜,有圆形、葵形,菱形,最精美的应该是那一面双鸾衔绶团纹的铜镜,外缘为八出葵形,圆形钮。

钮左右两侧相对一鸾鸟,双鸾同形,头部有冠,曲颈挺胸,振翅翘尾,口衔长绶,足踏枝。圆钮上下各雕有六瓣形团。

用赵老爷子的话说,这面铜镜构图疏朗,十分讲究对称,纹饰精细,图案特别,特别是鸾鸟长长的尾部覆羽上翘,极为夸张,尾部的羽毛点缀成椭圆形圈点,好似孔雀开屏,十分优美,口衔的长绶带,弯曲向上,自然飘舞,姿态非常迷人,加之圆钮上下芬芳的团喧染,使整个画面清新、明朗、怡人。

本文由小说“”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