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书局是清晚期官板书局,用料极为考究,刻印更是天工巧夺,是书版面精整,字体工整秀气,行多字小,如群星会聚。保存完整,品相相当好。《封神榜》又名《封神演义》,是在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的基础上,博采民间神话传说、虚构演绎而成的一部民间神话小说。
高泽小心翼翼的翻了一遍,心头是喜不自胜,好了,这下,可是有了学画的好标本了,这《芥子园画传》不就是特地给他准备的吗?
像这种带有美图注录的古书,高泽看的不太多,而这套《封神榜》真是来的及时,这刚来第一天,业余时间都给安排好了,嘿嘿,看来,到外婆家上学是来对了。
《全唐诗》历时一年修成,是清代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总集,主编曹寅便是伟大作家曹雪芹的祖父。此部全唐诗是清光绪所辑的初刻初印之祖本,只此张龙纹书牌,就与其他有很大的区别,堪称绝品。
是书以《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参照有关古籍及民间传说敷衍而成,内容演述商末政治纷乱和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颇多仙佛神魔斗法的描写,富于神话色彩。
明济美堂版李太白诗可是国宝级古籍善本,民*国影印的此书与明版分毫无差,极为精美,品相极佳,应为民*国时涵芬楼的库存货。
《封神榜》姜子牙的故事,高泽最先是看过书,后来又在爷爷的半导体上听过评书,记忆犹新,现在让他说的话,他也能铿锵有力的说上一大段的。
《芥子园画传》是李渔(笠翁)在王概、王蓍、王臬兄弟辑李长蘅《课图画稿》基础上增绘而成。因李渔于金陵别墅之名“芥子园”而命名之,自乾隆以前共镌三集。
十分精美,大开本20册全套,大开本的封神,在清代印量很就稀少,后来,由于被认为宣传了封建迷信,销毁甚多,存世量更是极为稀少,这种大开本的木刻本更是少之又少。作为清中后期的刻本,而且是全套,应当珍而藏之。
《封神演义》传为明代许仲琳所撰,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所写。许仲琳:号钟山逸叟,南*京应天府人,博学广闻,多采异语以入传,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者。
《芥子园画传》乃清代套印技术的代表作品,清代知名画谱,以精美的套色版画成为我国印刷史上的经典之作,尤其是书前另附有《画学浅说》等章节,亦是在论及清代绘画理论时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其书系统介绍了中*国画基本技巧,影响深远,对中*国绘画史有影响和贡献是无法磨灭的,至今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推崇,我国许多近代的著名画家从幼年就用《画传》作参考,接受传统的,基础的培养。
高泽看得已经是眼缭乱,目不暇接了,上次来也没看到这些古籍呀,这也没多少天呢,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的古籍善本,而且品相还都不错,哪儿来的呀?
卷首有康熙帝的序,谓全书共“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光绪十三年辑印为三十二册。
这套《封神榜》为清代中后期扫叶山房刻本,木刻函册,竹纸装帧,品相还算可以,
而且,所用太史连纸极为少见,在清代民*国间是极为珍贵的,此书为李白诗文全本。
品相与新书无异,虽稍有虫蛀,并不影响阅读,整体品相是相当不错的,对于古籍善本来说,是极为少见的。
现在竟然有一套集明清二代我国画坛名家的杰作和智慧,历经二百多年的增补和完善,成为公认最具权威的读画学画的百科全书的《芥子园画传》放在面前,他当然要小小的兴奋一下了。
芥子园为清初戏曲家李渔之别墅,位于南京周处台门楼附近,为李渔自原籍浙江迁居金陵后建筑。
因“地止一丘”故名“芥子”。此园设计精巧,新奇雅致。每逢年节生辰喜庆,或宾朋宴集聚会,必在园中演戏为乐。
王概,字安节,秀水人,寓居金陵,工诗善画,以山水画名于世。其兄王蓍,字宓草。工诗歌,善画卉翎毛,得黄荃遗法。概弟王臬,字司直。三兄弟均善绘画,并著有《学画浅说》。
每谱前列画<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看!书,/网;最快,</font>法浅说,刊印十分精细,字体亦甚工整。后附图例,其名颇大,书牌俱全,亦当宝惜。此部全套原刻无疑,套板之精准,实属难得之珍品。
沈心友请他们斟酌增删了杭州名画家诸羲庵为沈氏编绘的《竹兰谱》和王蕴庵编绘的《梅菊谱》,刻印成书,是为《芥子园画传》第二集。
又看了几册古籍,居然还有《啸雪庵初二集》2册,康熙三十四年刊本,竹纸线装,为胡文楷抄本,《历代妇女著述考》着录,《初集三卷》:“绡字素公,吴水仓女,常熟许瑶妻。
凡诗集一卷,题咏一卷,新集一卷。”;又《啸雪庵二集》:“常熟瞿氏藏有影钞本,诗后附词。前后无序跋。”
此胡氏钞本《初二集》与《历代妇女著述考》所记正合,《初集》卷前所附则多出沈裕题诗四首,卷末为胡文楷辑录吴冰仙事略三则,于吴氏事略颇有补益。
《啸雪庵初二集》如今已经流传极为稀少,能在这儿看到,还是让高泽非常意外的。
注:太史连纸,纸面平润,色泽略黄,韧性较好,是一种构皮纸。
本文由小说“”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