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机格”,是指创作方法,用了逾百字,如“以狂继颠”、“志在新奇无定则”、“醒后却书书不得”,特别是“吴郡张颠曾不面”一句,当是对超迈张旭,前无古人的赞歌。高泽凭自己的经验认为这应该是一幅练习的书法作品,并不是人们经常看到的成形的装裱好的传承有续的作品。

高泽现在才明白什么是“借笔牵丝”和“大小错综”的这两种笔法,以前他看字贴临摹时,在书上看过这种说法,干爷好像也跟他说起过,可是他并不理解,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

这些草书字帖要么是适合初学者临习的佳作,要么是属于是较为标准的草书,还有的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用笔方面,都体现出了较高水准的精妙草书。

嘿嘿,刚才那两下敲木鱼用的劲太大了,把棰杆上的小棰头给摔了出去,刚好砸在了高泽平常洗脸的搪瓷盆上,响声差点吓了高泽一跳。

十分的有可能是怀素和尚的练习稿,怀素弃之一旁之时,估计是被有心人找到并保留收藏起来。

这前两部分有了,那第三部分呢,高泽知道第三部分是怀素将张谓、虞象、朱逵、李舟、许瑝、戴叔伦、窦冀、钱起等八人的赠诗,摘其精要,按内容分为“述形似”、“叙机格”、“语疾迅”、“目愚劣”四个方面,列举诸家的评赞。

高泽迫不及待的从棰杆的手柄里倒出了里面的东西。

嘴里说着收起来,却又忍不住观瞧起来,啧,啧,啧,真的是神采动荡、舒缓飘逸啊,以圆破方,方圆结合,大量使用圆笔圆线,而且运用了圆笔圆线组成的圆形字。

“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

“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果然,果然啊,真的是接着第二部分的内容的。高泽心头一阵激荡,完整的《自叙帖》啊!是怀素和尚的完整的《自叙帖》啊!

所谓“迅疾”,是言其书写的快捷,引用了四十余字,其中“满座失声看不及”,对“迅疾”作了极形象的形容。所谓“愚劣”之云,乃多谦抑之词<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看书,;网目录/</font>。

拿起来对着阳光一照,还可以看到许多的条纹,高泽知道那叫帘纹。

再看手中的草书,第一句是“怀素家长沙”,什么?“怀素家长沙”?这不是怀素的自叙帖的第一句吗?

高泽定住心神,直愣愣的往下看。

而所引“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狂”和“醉”在怀素而言,又何“愚劣”之有。在文章结尾处,怀素担心人们说他借重名公之口揄扬自己,特意写了一句:“固非虚薄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

“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

还有智永的草书千字文。

后来却又不知道怎么被裁成了三份,分别藏成了这木鱼和棰杆里了。

而象王羲之十七帖,张旭狂草心经、古诗四帖、千字文,米芾的草书、怀素的自叙帖这些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都是极其有难度的,比标准的草书有更高的境界。

“怀素”和“长沙”都是各作连笔,而“家”字和上、下字断开。

纸摸在手上有绵软的感觉,一点也不发硬,就像的感觉,轻轻摆一下,也是比较柔和。

嘿嘿,还真让高泽这小子给猜着了,也是一张卷起来的宣纸,也是一幅草书。

利用了点、线型的各种变化,以及用笔的方圆、干湿对比和空白巧妙切割,使书法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从而使观者与书家的心声共鸣,同悲、同喜,共同沐浴在书法的韵律之中。

最主要的是没有实践,也就是没有实物让他上手,让他把玩欣赏,没有东西看,自然也就没有人跟他当面讲这些东西了,只能是靠他自己在书中找寻,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把三幅字自右而左的排列起来,顿时一幅活泼飞动,笔下生风,“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的传世巨制出现在了眼前,实在是一篇情愫奔腾激荡,“泼墨大写意”般的抒情之作,越看越让人着迷,越看越人不能自已。

往下看,“然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然士大夫不以为怪焉”等,字数虽多,为了贯彻语气,也是一笔到底,充分反映了语法的结构,都作“连绵”的写法。

最后则是“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薄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

自叙帖?自叙帖啊!再看那一张是什么呀?手都有点颤抖的高泽压抑住心里的激动,打开了另一张纸,印入眼帘的还是草书,字里行间轻松潇洒、气韵贯通、徐疾相间、一气呵成,直看得高泽是痴呆入迷。

高泽知道自己现在的本事,你让他看看瓷器和玉器,倒还能说上个子丑寅卯来。

再看章法,体势之新颖,可谓前无古人。

在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里,神闲气定,笔走龙蛇,有行无列,潇洒自如,尽显狂草书法简省、通透、快捷、灵动的气质。

写到第一百零五行的“戴公”二字,“戴”字突然大出其格,横占了前文三行半的宽,竖占了四至五个字长,“公”字又写得比一般字还小还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可能是怀素酒力发作,进入情绪激昂的高峰,及至最后十行已经是无行无列,乱石铺街,天女散,随心所欲,信手挥洒了。

好一个“狂来轻世界”的醉僧形象跃然纸上,把高泽带入了如醉如狂的艺术境界。

本文由小说“”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