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前往内外蒙军分区视察的邓成功,也到察哈尔跟蒙古与关东军对峙的前线走访视察。虽然他们距离关东军的防御阵地,比东北军分区都要远。而且大片人区域,双方都没怎么派兵驻守,只保留一些小建制的巡逻部队。在这条对峙战线上,双方都没有太过重视。

看到这种情况,邓成功很快就留了心,也有了一个突发其想的念头。既然决定举全军之力跟关东军决战,那么只要是能挺进东北的路径,不可以成为他们进攻的桥头堡。

这边境虽然人烟稀少,双方都没有布置什么重军防御,但这种防御漏洞,疑给全军突进的民兵总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攻击机会。

但如何能做到大军渗透进东北,还法让关东军发现,才是他现在急需解决的难题。毕竟,在这种只派遣巡逻队防守的边境,一旦发现大军的动向。关东军布置于城中的野战部队,还是及时做好战略调整。到时失去了战略突然性,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想清楚这点的邓成功,觉得回去之后要好好商量一下,看看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尽可能的让关东军不会太过注意这些区域。这种如今看似三不管的地带,说不定能给民兵总队提供一个绝佳的突破口也未尝可知啊![

视察过沿途的边关哨所,邓成功也亲自到访将司令部设于蒙古的付作义,同样召集所部的师级将领召开了战前会议,确定了接下来的战略任务跟工作后。邓成功又转身去已经将军权渐渐交与提升为西北军分区副司令孙峰中将手中的冯毅详。

考虑到这位老将已经年过六十,加之现在的主要工作都放在监查局上面的冯毅详。要忙着操心西北军分区的政事,还要管理监查局的事情,如果再加上军队的事情,确实有些让他力不从心。

而做为收复北平城的功臣,战役结束后似乎已经心管理军队的事情,很快冯毅详就主动提出将军队的事情。渐渐转交到已经升任为中将的孙峰手上。这个出身晋绥军,却深得冯毅详喜欢的青壮派中将,也是将来继任西北军分区司令的最佳人选。

给这些后方工厂的工人们做完动员,邓成功还非常有兴致的参加了兵工厂火箭研究小组,新研制出来的一款射程可达一百公里以上的导试射。这款体型硕大的导,是被邓成功定义为地对地的导。其射程达到了一百公里以上,但精度误差还有待测试。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但在邓成功看来,这导虽然精度不怎么样,但这玩意能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在如今这样只单靠这些研究人员,摸索的前提下,能做到如此快就研发出这样威力巨大的武器,邓成功还是觉得有些喜出望外。

同时提出。如果老将军不反对,这次从西北军分区抽调进入东北作战的指挥官,他希望由孙峰这个副司令员担任。对此,冯老将军还是很愉快的答应了条件,同时立马召集了原来跟随他的西北军将领,交待他们要向忠诚于他一样。服从邓成功的命令以及孙峰的命令。

但真要这些心腹造邓成功的反,估计他们指挥的部队中,能有三分之一的跟随就不错。在这支已经达到百万之多的民兵总队中,邓成功就是定海神针,他的话比任何军分区司令员的话都管用。这点谁都不敢否认与视!

随着邓成功视察的脚步转移到绥远境内。并且观看了由武中原训练了一年之久的快反师,进行的实兵实演习跟空降突击后。那面保存了许久的飞虎军旗,也被邓成功亲自交到了武中原的手中。而快反师在此次东北收复作战中,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他们生产的武器,没办法供应前线的消耗,那么这场战役结束的时间将延长。所以,这是一场事关全局的战役,他们这些后方直属工厂,也要跟上前线浴血奋战的官兵一样,为这场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了快反师的视察,邓成功少不了又要去位于包头跟呼市的重工业基地,询问他们的生产情况,并且指示他们这些工厂必须做好大干快干三百天的准备。因为这场可能耗时一年的战役,将对这些兵工制造厂提出最严峻的考验。

虽然不明白邓成功为何如此重视这样的导,但能够为前线尽力,这些研究员跟工厂疑都是高兴的。考虑到这种导发射。还是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操作,才能保证他的准确性。

不明白邓成功为何看中如此误差之大的导,但研究员们也觉得这段时间的幸苦总算没白费,至少他们设制出来的这东西还有用。所以,很快就命令工厂赶制出了三攻导。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同时被点燃发射后。[

靶场的报靶员很快发来电报,有一枚导还是命中了目标边缘,其余二枚导则全部跑靶了,其中一枚的误差更是突破了五百米。

但不管如何,这也证明三枚导同时发射,只要将另外二枚导的设制稍做调整。还是有可能做到三发命中一发。有了这个实验数据,想到关东军集结于二军前线的阵地,邓成功突然觉得,这回有他们好受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