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位阎长官对自己的猜忌,付作义很清楚不管他怎么做,只要他现在待在这个军长的位子上,那位被前心腹将领背叛过一次的阎老西就没办法完全信任他。而一直苦心突破现状的付作义,看着部队因为民兵纵队的进入,基层的一些老兵大多都偷偷脱下晋军的军装退役,摇身一变就加入到民兵纵队中。

这种声息的拉拢跟腐蚀,让付作义清楚要不了多久,自己这支一心拉起来的部队,要么被阎老西彻底收权没他付作义什么事情,要么就是被民兵纵队给敲零碎一样敲掉战斗力的根本。可不管那样,他付作义都没办法去指责什么。毕竟,一个是他的老长官,一个又是实力强大的新兴华北民兵纵队。

况且进入晋省的民兵纵队,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帮衬他们减少了许多日军方面的压力。如果民兵纵队真的撒手不管现在的晋省日军,以他们晋军如今的实力就算能扛的住,也势必会将好不容易恢复的一点元气给彻底打回原型。

所以论那一方,付作义都觉得异常的为难。现在看到邓成功发来的密会电报,一时间他就更加显得左右为难了起来。

因为他有种预感,这个邓成功不会平白故的这个时候到大同来,也不会特意说明他此次来晋省是想见他,而非那位晋军总长阎老西。这样做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上他甚至于他的三十五军了。那么同样陷入困境的三十五军,付作义这个军长又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猜测到这种可能性,付作义觉得这是关于到三十五军未来的事情,自己身为军长也不能太过独断。所以他很快命人把三个心腹师长给找了过来。也想听听这三位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师长,对于这份密会电报有何感想。

把电报交给三位接到命令起来的师长看过后,付作义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把对于邓成功在这个时候密会他,有可能会谈些什么事情的猜测也说了一点。他想听听这三位心腹干将的意思。

三十五军有三个主力师,其中一零一师的董其是付作义的老部下,为人也很忠诚,算的上是一路跟随付作义成长起来的师级指挥官。至于三十一师跟新编三十二师的二位师长,则更是付作义从基层一步步提拔到这个位子上来的。

而且民兵纵队有自己的军官培训学校,一些团级以上的军事政治主官,都是总部培训出来派遣过去。在这一点,民兵纵队似乎显得很特殊,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那怕山城那位总统恨的他牙痒痒,也不敢过于逼迫。生怕把民兵纵队逼到人民党那边去。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但碍于付作义顾全大局的忍让,对于这种小动作,三位师长很多时候也只能装作没看见。反正那些有心背叛自己的基层军官,在那些总部派来的人离开后,也会被他们找个理由降职或者调离。要想通过这种手段掌控三十五军。阎老西疑有些异想天开了。

意识到这点的三十一师师长孙峰一脸苦涩的道:“军长,我发现这个邓成功还真是厉害,一封电报就把我们逼到这个份上。看来不管他来不来,我们三十五军也真的是时候考虑一下何从何去。以其这样看着部队军心泛散,还真的不如另谋出路。

现在不动三十五军,是因为三十五军还有用武之地,可一旦晋军其它军师级部队恢复战力,谁也不敢保证三十五军是否还能跟现在一样,安然恙的待在这里。

据我所知,他们的部队规模很大,就我们晋省这片靠近他们华北的农村,就发展了不下三四万人的旅团级部队。而且他们的装备都极其优良,加上他们的冿贴扶持也很优厚。他真的有必要拉拢我们这样带有政治标签的军队吗?难不成,他不怕我们拿了钱跟武器什么反悔?”

如果连本就发放不足的军饷都断了,那这些指望当兵养家糊口的士兵,肯定没什么说的,脱下衣服走了。一旦这种事情发生,民兵纵队连招揽他们的条件都不用提,直接就能将他们三十五军的战斗力给端走。到时候,光剩一个空壳的三十五军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在我看来,这个邓成功执行这样的军人不干政的政策还真是走对了。这样一来,只要想拉拢他的党派,都不敢轻易得罪他们,生怕一个不慎就把他们到对手那边去。不过说实话,我也觉得我们这些当兵的,做好保家为国的本份就行。[

甚至为了保密跟慎重起风,我觉得不如我们主动过去拜访可能效果更好一些。一来显示我们的诚意,二来也能尽可能的不走漏风声。不管怎么说,在这大同周边,我们三十五军的实力还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没有实力做后盾,你们觉得阎长官跟国府他们会这样提防跟拉拢我们?

而随着抗战陷入沼泽般的拉锯战,各方军阀党派的势力都必不可少受到打击,三十五军这支由付作义一手领导的部队,也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但因其部队的组成人员,大多都是三晋子弟。所以,大家很大程度上都不想改弦易帜,为此国党跟人民党的拉拢,付作义都很客气的辞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