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辩。”自从孩子出生,安王等与颜亲近的长辈经常来看望,小家伙成了他们的新宠。
老家的三亲六戚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但大多数人家算不上富足,送礼也就那种分量,所以回礼也轻松。
“老家的人情往来都是你在安排,没什么可担心的。”
徐文宣连声说知道了,抱起儿子在屋里绕圈圈,颜懒得说他。
颜抿嘴浅笑,见他抱着孩子摇,忙不迭制止,“你不要摇他,爹娘也喜欢抱起摇,养成不好的习惯,总要抱起摇才睡,麻烦得很。”
“宸儿,我们宸儿乖,来爹爹抱抱。”
徐文宣想抱又有点担心,罗氏听到动静又进屋来问颜吃不吃小食,再次叮嘱她一定要包好头以防落下月子病根诸如此类的话。
“嗯,你辛苦了。”
老家的亲戚这次来之后,不知下次要隔多久才来,床单、被褥那些物什放久了不好,过几年就不是时新的样式,咱过日子得精打细算才行。”
徐文宣道:“我也认为轩字该改一改,不仅与柳明轩的轩相同,我的名字里也有同音的宣,孩子的名字应该避开亲长的名讳才是。”
罗氏既希望老家来人又觉得麻烦。
“你自己搞得那么麻烦,盘缠和回礼都一样不就好了嘛,反正不会让他们吃亏。”
“我估摸着老家这次来的亲戚恐怕有点多。”
“以前在村里,简简单单就行,要么是我们回老家送礼也自在,这回是他们跋山涉水来咱家吃酒,不一样的呀,要贴补盘缠,还要准备回礼,而且不能家家都一样,你脑壳不想事才认为容易。”
“肯定不让他们吃亏,但回礼肯定不能一样,颜颜娘家人回礼要重,关系疏远点的回礼要轻……”
原先为儿子准备的名字是徐翊轩,等到孩子出生,颜听他们轩儿轩儿的叫感觉想钱姨娘喊柳明轩,两家往来频繁,以后难免会发生尴尬之事。
回礼准备相同,谁都不会有意见,而且省事。
罗氏瞪他,没好气的道:“你是要屎涨了才挖茅坑?家中屋舍虽多,可平日里没用就没布置,总得按照大致人头铺排,不然会冤枉钱。”
白天还好,人多可以抱他走走,夜里就糟糕了,颜没那份精力。
“没有为什么,就是想。”
“极好。”
徐和顺听她念叨好半晌,不禁感慨:“还是以前简单,对方送什么来,我们稍微换一种送过去就行,如今讲究多得很,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舍不得。”
明白他们喜欢孩子才抱起到处摇,但孩子很容易养成习惯,以后不好带。
“你终于转过弯来了哈。”
以前他们还在村里时,原本没有走动的某些亲戚就上赶着来巴结,如今儿子儿媳得势,那些人更不会撒手。
必然知晓自家会贴补盘缠,还会回礼,每家抽出一个人来京城走一遭比他们在家做活几年还赚得多,谁不会算那笔账?
过了没几天,老家的亲戚抵达,果然乌泱泱一群人。
罗氏自然欢迎至亲前来,自动将远亲划归打秋风一类,面子功夫还算做得好。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