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绝对,就算穿着百川书院的院服,上同样的课,有同一个先生,依然无法消除差距,因为百川书院本就是个矛盾体,不可能理想化。
就整体而言,百川书院招收的学生家庭情况分布大概是穷人家的孩子占两成,普通人家和商户之家占五成,一般的官家占两成,权贵家的孩子顶多占一成。颜习惯的星期一所对应的是月曜日,依次是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
在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比较容易养出白眼狼,穷人家倾尽一家之力供一个儿子读书,希望能改变他们家的命运。
正月初一开始走亲访友,因为徐家在京城没有亲戚,今年主要是颜和徐文宣二人到处走动。
七曜一说主要在观天象的太史局使用,一般人只需知晓日期。
颜给长辈发压岁钱,徐家二老和黄善宝夫妇早已习惯,安王拿着沉甸甸的红包,“我也有呀?”
颜如此安排并不是想标新立异,而是她认为应该劳逸结合,上学时认真学习,休假时可以与家人联络感情,甚至帮家人分担一点家务。
加之在人们心中读书人金贵,回到家中很容易被家人和亲戚邻里捧得很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让他本人生出一些不太好的想法,又有同窗作比较,人的心态改变也许就在一刹那。
正月初六,京城街面上基本恢复正常,因为朝廷春节假在初四就已经结束,一般人怎么有懒惰的理由。
当然,愿不愿意回家是他们的决定,颜不勉强,学生愿意更多时间在学习上也没问题。
“当然啦,人人都有,我去年赚了大钱呢。”
原先颜想提一句给娘家大伯母、还有两个出嫁的姐姐送一份年礼,最终决定由婆母安排,想来她不会连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懂。
百川书院内穷人家的孩子占了三成,大部分孩子的家离京城比较近,每周可以回家一次。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颜如此安排是希望尽可能拉近阶级之间的距离,无论贫穷与富贵,只要是百川书院的学生都一样。
只要先生和书院管教人员引导得当,还是比较容易让他们融合。
颜给了罗氏一千两银票,只点名送一百两给林氏母子家用,至于其他,全权由罗氏夫妇做主。
“真好!”
他们在书院会接受思想引导和教育。
一千两银子可以做很多事,刨除往来盘缠也用不完,老家亲戚多,端看老人家怎么安排。
如果婆母回去对家那边亲戚过于吝啬,颜和徐家都没面子。
老两口回去走亲戚,颜便没写信问候,但让他们带了几封信回去,一封给明年要参加童生试的青云、一封给王虎、一封信送去罗家转交罗冰雪。
柳明轩的信则交与柳家人送回,他们与公婆一道回宁海,颜特意叮嘱过。
早上送走罗氏一行人,颜去了趟安王府。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