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闹的老妇人则问罗氏,“三郎媳妇进门两三年了,肚皮咋还没动静?”村里妇人怀孩子没那么多讲究,怀上了可能都不知道,挺着大肚皮还干农活儿,还不是生了一堆儿女。

“嘿嘿,那是当然。”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我如今被贬官,颜颜也受罚,我们现在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有些难做的事,还请各位叔伯兄弟别为难我才是。”

“要得,要得,那我们都去哈,等三郎媳妇生娃娃了,记得给我们送信,到时候我们来吃喜酒,哎呀,顺便看看京城的天跟咱村里一样不。”

徐文宣第二天才带着打好的石碑和安碑的工匠些一起回家。

农家要生儿子多,以后分到的丁田才多,而且家里劳力多,人丁多还能少受欺负,一群人站出去下都吓死人。

罗氏闻言,鼓着眼睛拉着问话的妇人拍打,“打死你哟,我怎么知道他们房中的事,你打听这干什么?”

去京城赶考,至少要是举人,孩子们在村学才读没好两年,离进京赶考还早得很。

罗氏不解,搞得神叨叨的做什么,“啥事?”

“咱就那么一问,我们平日里不惹事,用不着麻烦你们,怕就怕遇上事搞不定,听了你的话,叔放心了。”

“哎呀,只要小的心里有数,大嫂也别太操心,前段时间他们总是跑来跑去的,手头事情多,安顿下来怀孩子也好。”

有个怀着三胎的妇人转到罗氏身旁,像做贼一样小心,压低声音问:“大娘,俺想问你个事儿。”

“笑啥呀,再早么,咱孩子得去呀,我这不早点跟三郎说好嘛,以后咱们可再难得见到他了。”

另外的人笑说:“二庄哥那话是不是说得太早了哟,大侄子怕是要等好多年才能去京城赶考呢。”

去京城要不少盘缠,他们没事不会去,罗氏话说得豪放得很。

罗氏爽朗的道:“来来来,我们举双手欢迎,不是我吹牛,府里宽敞得很,你们全去都能住得下。”

徐文宣没多做解释,只道:“乡亲们以及邻村大多数人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座石碑不是立给大家伙儿看的,主要是为承认我做得不好之处与警示自家人严于律己。

“大娘别想岔了。”妇人扶着鼓囊囊的肚子,“我接二连三的生娃,身子亏得厉害,三娃生了之后想歇几年。”

“诶,我怀疑你是在显摆,惹我眼热,我想颜颜赶紧生都不能够。”

“大娘,我跟你说老实话,不晓得就算了,我是担心药喝多了以后想生就生不出来。”

“咳咳,听说有人用猪肠,羊肠包住,你以后想法子试试,我也不懂那些。”

一群妇人小声讨论起来,罗氏说着老脸泛红,带着她们会院子里。

聊着聊着又说到生的全是儿子的妇人身上,罗氏非常感兴趣,她们便打趣她想要抱孙子。

那妇人乐呵呵的对罗氏道:“大姨,我有怀儿子的偏方,是从一个游医那里买的,我可以送给你,你拿去给弟妹吃,保准有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