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她最初想过要透彻了解赤凤国的国情、历史以及各类典故。
“他怕死,自然懂得撇清我们,要不然谁能救他,我真的恨不能一下掐死她。”
显然不能夫妇俩同时出现,不然给人一种商量好的感觉。
不过,由此能看出,徐文才这件事里头绝对有人搞鬼。
不是蠢就是坏。
加之她开始做生意后,没有将心思放在那方面,连孟先生书房的书都只看了一小部分。
徐文宣是刚入官场的愣头青,与老道的御史言官根本不在一个频道,颜心里非常清楚,所以要讲求策略。
红泽见她不语,明白她心烦,又道:“他还算聪明,自始至终咬定是他打着你的名头敛财,说与你们夫妇无关。”
从一开始她就不是输家,红泽只是担心她和徐文宣在那群唾沫星子能淹死人的文官面前被压制得很难堪。
那些人行贿都不打听徐文才与三房的关系究竟如何?
不过,辩论讲的是道理,在她家这件事上说合乎情理即可,倒不用真的要引经据典。
无论如何,颜都不信真的有那么多有钱还蠢的人屁颠屁颠的给徐文才送钱,他们有那么多钱,怎么会想不到通过徐家人牵线搭桥结识真正能办事的她?
“你别担心,爷爷相信你们是清白的,地方御史言官呈送折子并不是直接送进宫,会按层级移交,意味着知道的人多,爷爷无法堵住言官们的口。
颜不认为言官都长了铁脖子,明知她与皇家的关系还死咬着不放,尽职尽责,量力而行才活得久。
徐文才犯事,有他自身不正的原因,还有被连累的缘故,想办法保他们一命。
如今她要做的是承认没约束好家人的错误,撇清他们夫妇参与的嫌疑,交给皇上处置。
而迄今为止知道此事的人不多,若有泄露,臣子们一猜便知是明武帝这儿泄密,他们可以这样猜测,但颜不能让明武帝如此没脸面。
他同意你的做法,并计划早朝后将一些言官、朝臣留下议事,让我叫你和文宣快点去请罪,那些文官嘴皮子非常厉害,你不太了解朝政,等会千万别被他们绕进去。
历史上是的确有言官以死进谏,但那种人没有几个,有刚直的言官,必得手握证据,有十足的把握才咬死不放。
早朝还没结束,她去金銮殿外跪着请罪,正好可以留下苏家和上官家的人帮她说点好话。
明武帝准备留少数人讨论是顾她的面子,其实大可不必,她不觉得有多丢脸。
正好太子、王爷之流的舅舅,或是别的跟安王沾边的亲戚也在,即便有些人心里瞧不上她,面子功夫还得做。
有他们镇场子,同派的朝臣便不会对她下狠口。
颜在殿外自罚跪,明武帝也没让她起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