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靠拢朝廷的诸侯还是不服朝廷的诸侯都一样,他们都不愿意交权,一旦他有撤藩的动作,不仅是心里早有谋反的诸侯会联合,而且那些靠近他的诸侯很可能倒向那一方。船管事等人之前被吓得不轻,得到补偿还能带走他们的船,算是额外赚了一笔,要知道造一艘这样的大船费时费力又费钱。
只要敌国来犯,大家尚能聚在一起守护疆土,如果内乱一起就成了一盘散沙,相互间争地盘,正干架,谁还会联合一致对外?
明武帝顺利回到京城,吩咐江林筛选一处离国子监比较近又适合黄善宝一行人居住的府邸,到时候打算赏赐给他们住。
他打算先租个小院子挤一挤,安顿好了再去找大小适中,离他当值的衙门和国子监近的地方租房。
黄夫人也一样,起来洗个澡,吃了饭又钻进被窝,感觉跟床长在一起似的。
然而他们进京城城门时,负责检查放行的士兵看完黄善宝的路引就放行,并请他在旁边稍等,士兵冲里面喊余大人。
有关此事商议了很多次,有人主战,认为他们能应该,找个由头拿暴政的诸侯开刀,能攻占一个州算一个,然后各个击破,总得尝试,那些自私自利的诸侯未必联手那么快。
他真正攻打下来的地盘只占赤凤国疆土的三成,七成是割据的诸侯,而疆土并不能代表兵力和财力。
安排好这些事,明武帝便集中精力处理政事,传来临时监国太子送来他离京这段时间收到的奏折,检验完之后又传文武大臣议政。
影阳得知徐文宣没住隔壁,抵达渡口前把望远镜还给了徐文宣,然后跟黄善宝等人告别。
其实那都不是事,关键是搞不好赤凤国又会陷入混战,他们不一定会胜出,最好能和平收回权柄。
明武帝最想拿与君州只隔一条乾江的乾州开刀,乾州地盘大,不但能报此次的仇,只要攻下乾州就能阻断两边的益州和离州,赤凤国中间那一块就集中了,调兵谴将容易得多。
赤凤国除了日常的国事外,最大的困境便是诸侯割据,明武帝一直想要把权力收回皇家手中,但时机尚未成熟。
本来黄善宝认为京城的宅子贵,他还不知要在京城留多久,不准备买宅子,加之初来乍到不懂房子的行情。
黄善宝一行人终于抵达关山渡口,下船要走陆路到京城。
主和的人则认为身为君主不能失信于人,而且赤凤内乱,周边诸国可能会趁虚而入,如今赤凤国朝堂被诸侯牵制,政令受阻,兵力不集中,好歹疆域有那么大。
不多时,角楼里出来一个穿着绿色朝服的官员,兵士同他说等的黄大人到了,并指了指黄善宝。
赤凤国的官员文臣朝服是深绿色,而武官则是暗红色,被士兵称作余大人的官员上前先看了黄善宝的路引以及任命文书,确定黄善宝的身份属实才自我介绍。
言说他是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以后他们是一起共事的同僚,实则黄善宝归他管,他算是比较卑微的上官了。
别的下级来衙门报道要懂得讨好上官,他则来城门接下属,送官服以及接他们去住处。
从来没有这样的事,黄善宝也懵得很,他的上官好生和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