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人则是朝廷派遣的官员,朝廷和诸侯王的人各占一半,至少每年有官位空缺出来是按照对半分。乡试是八月初八进场,徐文宣和黄康友一行人是八月初一启程去安西府,中间空出几天时间研习颜给他们搞到的几套押题。
乡试考完,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往回赶,抵达宁海县,等着他们回来的林教谕询问了考试情况才放他和黄康友回家。
颜早就叮嘱过家里人不要财迷心窍,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要替他们办事,家里什么都有,不要迷失了。
万一孩子们不小心碰到代春梅的肚子,她可没法跟萧飒交代。
颜相信老两口不会,因为早在去年徐文宣中秀才时,她就说过这个问题。
乡试揭榜后,徐文宣要去参加由巡抚主持的鹿鸣宴,颜没准备同去,只交代徐文宣不要跟别的女子走太近。
其实他们本来的功底不错,颜只是想给徐文宣增加一层保障。
柳明轩很识趣,没有来打扰他们。
今年凡是参加乡试的学子都可以放假回家休息三天。
她不方便去提醒隔壁大嫂和二哥二嫂,这种事要老两口叮嘱并留意。
以前徐文宣倒霉除了跟他的性格有关外,其他只能说运气真的不好。
倘若只有一个空缺,那么就这次你的人上,下次就轮到我的人。
中举之后的他们从秀才相公变成举人老爷,亲戚、邻里无不来徐家恭贺,富户、乡绅送礼都送到村里来,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徐文宣今年没有遇到倒霉事,感到非常轻松,还和颜说兴许是他有了功名,什么紫薇之气冲散了他的霉运。
颜接下来三天都在家陪徐文宣,夫妻俩整日待在一起写书、研读,时间过得很快。
只不过罗氏为防万一,坚持己见,弄得代春梅有点难为情。
八月底乡试结果揭晓,徐文宣又考了第一,称解元,黄康友依然排第二,他与后边把人皆被称作亚元。
中秋节当天还在考试,颜和徐文宣没办法赶回家过节,徐家今天过中秋比较冷清,罗氏一心惦记幺儿,没有叫大儿子和二儿子家一起过节。
朝廷最需要那样的人,徐文宣和黄康友既是云泽举荐之人,考官们自动把他们划归自己阵营。
今天徐文宣中举,那是上了很大一步台阶,前来献礼的人更多,送的礼也更重,而送礼不一定只送正主。
徐文宣笑说他不会拈惹草,让颜放一百个心。
徐文宣和黄康友中举,明年便要进京参加会试,云泽这边又命人送了一封信回京城。
等徐文宣从府城回来,一家人开始商量进京赶考相关事宜,是早点去京城还是掐着时间进京赶考。
多数人赞成过完年再去,因为徐文宣去京城赶考,还需要武馆的师兄陪同,去得太早就会耽搁别人很长时间。
在京城地界上,人生地不熟的,掐着点去最好,以防待久了是非找上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