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有食堂就需要人煮饭,这个美差谁家都想要,活计轻省,能赚工钱,还能把自己中午那顿饭给解决了。
家中三个孩子去店里,不专门拿人去看怎么行?
村学授课,毛先生表示压力比较大,因为颜免费赠书,第一年又不收束脩,只要家里愿意出笔墨纸砚的钱就会送孩子去启蒙。
正因为不想把衣服弄皱,所以才挂在衣柜里,结果小丫头揉成一团往包包里装,白费功夫。
梅氏嘟囔:“新衣服哪有嫌多的。”
村学正式上课,最初那几天闹得鸡飞狗跳的,有些孩子在家里说得好好的,去了村学又哭又闹要回家。
有那么多小伙伴一起,相信用不了多久青阳就能开朗起来。
“你急啥呀?给你弄好了,我还要去换衣裳。”
青阳也去启蒙了,颜送了他书本、笔墨纸砚,并叮嘱自家几个孩子要多跟他一起玩。
徐文章知道梅氏喜欢贪小便宜,平日里不怎么管她,但事有轻重缓急,这种时候还那么多小心眼儿就太没良心了。
颜家的神昊和徐曦月乖得很,徐二宝巴不得去村学,因为有很多小孩子一起玩。
罗氏给徐曦月挑选了一套等会儿要穿的衣裙,然后慢条斯理的给她叠了三套,剩下的挂回衣柜。
罗氏收拾妥帖,带着孩子出去,徐文章领着二宝已经上了车,梅氏站在马车边上,她也想去。
颜给毛先生按月结算工钱,给他提供居所,请他管理村学,考虑到中午孩子们回家吃饭耽搁时间,关键是有小孩家离得远,所以村学里还有食堂。
神昊换好衣裳,背着背包到门口喊徐曦月快点,屋里的小姑娘急得抖腿,催促罗氏,“奶奶快点。”
老头子去哪里都能找到饭吃,他也会煮简单的面条。
以前大家都没有读书的机会,因而此次去启蒙的人不一定是蒙童,年纪小的诸如徐曦月这类四岁多的孩子,年纪大的有十四五岁。
“娘留下给爹煮饭吧,我去看孩子们。”
那都是启蒙要用到的书册,颜准备免费发放给要来启蒙的孩子们用,叮嘱大家珍惜,用完之后归还村学,可以留给下一批手头紧的孩子们沿用。
不过大多是十三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十四五岁女孩儿要准备嫁人,而那个岁数的男娃则早已下地干活,算是家里大劳力,没空给他们去读书。
有的人家不在乎孩子读不读书,在意的人家会让家里读书的孩子回家教那些没能去村学的人。
有些人家比较节省,舍不得钱买笔墨纸砚,那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他们会挑选一个觉得最聪明的人去启蒙。
只一份钱,孩子放学回去教家里人,其他人用棍子在地上学写字即可,觉得识得几个字就差不多了,反正他们也不用考试。
徐家的孩子离家近,中午有足够的时间回家吃饭,睡午觉,几天之后,他们反倒不乐意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