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益年迈的爹娘,大宝辩无可辩,一时沉默下来。

见真把她惹毛了,大宝不敢再刺激她,讨饶道:“好妹妹,你千万别去告诉我爹娘,过两天还有一批货等着我去交接,这是大事儿耽误不得。”秦笑笑点了点头,重新坐了下来,没有去隔壁二房“告状”。

大宝却轻松不起来,显然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偷偷出海,跟随他好不容易搭上的商船去跟那几个海岛上的人做买卖。

景珩应允:“好。”

秦笑笑的心头微微一动,说道:“大哥,向往外面广阔的天地没有错。除了大海,你还有许多地方可去。”

大宝叹了口气,神情有些恍惚:“妹妹,你不懂,大哥天南地北的走了大半年,看过的见过的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真正让大哥向往的,还是那片一望无际的海。”

秦笑笑气得想揍他:“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干吗去了,你现在也别管我去干啥。”

同样的,她不觉得大哥这样的想法有错,却不希望他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眼下出海最大的危险不是上不了岸,而是被人揭发上报官府。

在旁人看来,是护国公主府给了秦家莫大的脸面。当然,秦老爷子等人心里也极为熨帖就是了。

秦笑笑摇头:“还没呢,过两天我再去小姨家选绣样。”

秦笑笑摇了摇头:“大哥,我能理解,但是我永远不会这么做。”

秦笑笑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连连点头:“好呀,到时候我去小姨家选我的绣样,你选好你的绣样,咱俩再一起对比一下,谁的绣样好就按照谁的绣。”

大宝走了没两天,景珩趁沐休的空闲带着护国寺大师合过八字后的批言来到了秦家。

“唔,有道理。要是做什么都厉害,街上那些铺子都要关门了。”秦笑笑也不是很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被他一安慰就停止了发牢骚。

相比起别人家嫁女儿,三书六礼都由男方主导,到了秦家这里,却是和护国公主府换过来了,一切先看秦家人的意思。

秦笑笑看着他,不轻不重的问道:“那你敢对我保证,在禁海令解除之前不再出海吗?”

秦家人不可能等三年后的吉日,当即思索起三月十六和九月初九这两个日子哪个更好。待他们确定了,护国公主再携礼遣媒到秦家问期,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秦笑笑一听,差点背过气去。她愤而起身,扭头就走。

“在想什么?”见她呆呆的不吭声,景珩轻轻地捏了捏她的手,低声问道。

两人又聊了会儿绣样的事,就聊起了别的。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大宝的络腮胡子。

景珩想不出自己长络腮胡子是什么样,但是他也不喜欢脸庞被胡须遮住的感觉,于是他肯定的说道:“不会,能长出这种胡须的人不多。”

景珩揉了揉她的头,问道:“你的喜服由你小姨来做,绣样可曾选好了?”

外人知道了,会被他们指指点点,说她懒惰不贤惠。最过分的是,万一婚礼上发生不顺的事或是婚后过的不好,还会有人把这不顺的原因归结到没有亲手绣喜服,想想都可笑。

话音落下,不期然的想到那条翻白眼的鱼,他嘴角弯了弯,忍的很是辛苦,想象不到纹繁复的喜服会被她绣成什么样子。

若是朝中解除了海禁令,鼓励商人出海贸易,她可能就不会阻止大哥了,兴许还会一起出海看看大海的另一端是什么模样。

这批言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天作之合。

这当然是玩笑话,只是她也不敢放任大宝继续冒险了,准备先把这件事告诉秦老爷子,让秦老爷子想办法打消大宝的念头。

这绣样,他要自己画。

兄妹俩沉默无言的坐了会儿,大宝就起身回家了。

婚期的事用不着秦笑笑掺和,她对护国寺大师“天作之合”的批言将信将疑,私下里问景珩:“这是真的还是那大师为了讨好殿下,故意这么说的?”

因此他在家仅仅待了两天就走了,估摸着要到腊月中旬才能赶回来。这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不够他南下出海,秦笑笑便没有提醒什么,也没有跟任何人提起他出海的事。

“那倒不用,晚上娘烧几道好菜,你把你大哥叫来吃饭。”林秋娘说道。

想到这里,秦笑笑对大宝说道:“大哥,你已经出海过了,比我更清楚究竟冒了多大的风险。在你下次要出海前,还是多想想二叔二婶吧。”

“大哥,你别给我打马虎眼,若是没有那种想法,你冒如此大的风险出海做什么!”秦笑笑不是那么好骗的,她瞪着大宝气得直磨牙:“这么大的事,你一声不吭就做了,万一有个什么事,这天高地远的谁能知道?我看你就是作!”

她长于青山村,这里有至亲,有好友,有大黄,有咩咩,有大猫小猫……有太多她割舍不下的东西。外面的天地再有吸引力,她也做不到舍弃这一切,豁出性命出去闯荡。

景珩听着不顺耳,反问道:“你不希望我俩八字相合?”

秦笑笑噗嗤一声笑了,继而饶有兴趣的问道:“说来也奇怪,为什么公公去势就不长胡须呢?似乎还显年轻。”

“闭嘴。”景珩额角突突,板着脸呵斥道:“这不是你该问的。”

秦笑笑压根不怕他,又蹦出一个让他无法招架的问题:“鲤哥哥,宫里有那么多公公,他们去势是不是和猪去势一个道理?”

其实她连猪去势也没弄明白,只知道阉猪匠在猪的腹部切个小口子,从里面掏出一个肉团团丢掉,整天乱拱的猪就会老实下来,每天要做的就是吃吃睡睡,蹭蹭蹭的长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