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珩算了算时间,发现不耽搁他到秦家提亲一事,于是微微颔首:“可。”
“爹,咱们回家吧。”摩挲了好一会儿,云致宸仔细收好书籍,冲着徐大勇释然一笑。低低的议论声没有传到秦老夫人耳中,她朝着行礼的秦笑笑招了招手,又拍了拍跟前的绣墩,热切的说道:“好孩子,快到奶奶身边来。”
“谁说不是呢,刚才进来的时候我还见过秦夫人,乍一眼差点没有认出来,瞧着很是憔悴呢!”
“娘……”云致宸下意识的喊道,反应过来后连忙改口:“姨、姨母,今日我来贺寿,只是想见一见祖……老夫人。”
恩爱多年的丈夫疏远了她,亲生女儿不肯认她,婆婆对她视而不见,现在连一手养大的孩子也没有了,她彻底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啊!
屋子里和乐融融,一片欢声笑语。在秦府某个无人的角落里,云氏看着眼前的少年,神情异常复杂:“这样的日子,你来做什么?”
景珩突然说道:“虽然我对刑部不感兴趣,但是这些时日翻阅了不少刑律典籍,尚有不解之处,需秦大人为我解惑。”
景珩见状,心下了然,状似无意的说道:“从小她便有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时常把徐大人气得跳脚,亦没少挨手心板子。大多数她不会服气,会长篇大论一番让我评判……”
秦淮心里有数,提议道:“下一个沐休日如何?”
这是她亲手养大的孩子啊,纵使他是那个女人的孩子,她也曾倾注过满腔的母爱,又岂是说舍弃就能舍弃的。
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是看到云氏的态度,他的心还是凉了半截。
此时,云致宸已经出了秦府,一辆朴素的马车悄悄驶了过来,驾车的不是徐大勇是谁?看着进府不到两刻就出来的儿子,徐大勇什么都没问,慈祥的唤道:“宸儿,咱们回家吧。”云致宸转过身,看着高头大门上悬挂的“秦府”匾额,脑海里全是昔日他从这里进出的场景。从此以后,这里的一切,都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了。
如今见景珩与秦淮相谈甚欢的样子,他们岂能不惊讶?难道护国公主想通了,准备搭上秦淮这位朝中重臣,给亲生儿子铺路?那也不对啊,有圣上这位亲舅舅,护国公主根本没必要舍近求远,恐怕这里头还有他们想不到的缘故。
秦淮可不知道同僚们的揣测,他亲自给景珩斟茶,含笑问道:“近来景公子每日到刑部翻阅刑律典籍,可有兴趣到刑部办差?”
虽然之前听到些许传言,说他身边曾出现过一个貌美如的姑娘,但是他们至今没有听到确切的消息,也没见护国公主府到哪家提亲,只怕是乱传的当不得真。
见儿子这副模样,徐大勇也不敢问。
秦笑笑无语,低头做害羞状,暗道这些官家夫人果然心思玲珑,看似是在夸赞她,实则是在讨好老夫人罢了。
秦淮非但没有着恼,还饶有兴趣的说道:“景公子但说无妨。”
“瞧瞧,竟是真怕咱们拐走这心肝宝贝儿,都恨不得不让咱们看了,”这一幕看在贵妇们眼里,一个个奉承的愈发起劲了。
“爹,咱们回家吧。”他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提起下摆就要上马车。
其他人闻言,纷纷附和道:“是啊,秦姑娘孝心有加,比我家那几个臭小子强多了,我都恨不得把秦姑娘拐回家做女儿。”
景珩瞥了眼时不时朝这边看的官僚们,皱眉道:“他日秦大人有空,我再登门拜访。”
“多谢秦奶奶。”当着满屋宾客的面,秦笑笑自然不能拂了老夫人的脸面,从善如流的坐了下来,然后指着领路丫鬟抱着的寿礼说道:“这些是补身的药材,给秦奶奶炖汤喝。”
“是,大人。”侍从没有多言,躬身退了下去。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幼时她不懂就问,长大后就问的少了。不是被无力反抗的准则磨平了棱角,是她知道幼时的“离经叛道”不会有人在意,只会觉得她童言无状;长大了再如此便“不合时宜”,她懂得了掩饰。
不过他们心里对这二人何时有了交情颇为意外,要知道护国公主深居简出不喜与人结交,景公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从未见过他与谁交好。
“你这孩子就是贴心,还记挂着老婆子的身子呢!”秦老夫人了解过秦家的境况,以为盒子里装的是寻常的补身药材,但是秦笑笑的这份心意她很受用,丝毫没有嫌弃:“你放心,奶奶一定天天喝。”
“宸儿!”云氏心里一阵撕裂的疼,忍不住追了两步。
秦笑笑哭笑不得,劝说道:“秦奶奶,这些药材年份久远,您可不能真的拿它当汤水喝,每月吃上三五回便好。”
十多年前的那个中秋夜,也许是他今生唯一一次参与过她的喜悦。倘若那时他能认出笑笑,早早将她认回来,他们父女就不会一错过就是十几年,甚至再没有机会续父女缘了。
早前他没有念过书,后来成了云家的上门女婿,要查看各个铺子的账本,才慢慢识的一些常用字,再深点的就不行了。
换子真相大白前,云氏被京中贵妇们羡慕嫉妒恨。换子真相大白后,她没少被她们私下里嘲笑。如今再看到云氏的光景,她们嘲笑不起来了,生出了几分同情。
云致宸失落的垂下头,复又抬起来勉强笑道:“您放心,以后我不会再来打搅了,望您保重!”
景珩也想起了那一夜的种种,冷峻的脸上浮现出几许暖色:“人是长大了,内里还像个孩子,这些年她还是喜欢在元宵中秋这样的节日到街上凑热闹。”
想到这里,景珩豁然开朗,心却骤然一疼:是不是有个无形的囚笼,始终困在她的心间?“岂有此理,他徐则没长心吗?怎下得去手!”秦淮心疼极了,他与徐则同为朝中大臣,自然了解徐则的性子,因此更难想象娇娇气气的小姑娘,竟然要受他一次又一次打手心。
景珩回过神来,很理解他的心情,因为一开始他也想找徐则算账。眼下却是为徐则说话:“严师出高徒,徐大人也是为笑笑好。”
这些年要不是徐则细心教导,就凭小丫头的性子和她不得为外人所知的能力,不知道会闯下多少祸事。
秦淮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是想到女儿凄惨的童年,他就不想讲道理了。压下种种念头,他露出一个下属们为之胆寒的笑容:“如此,我更要登门重谢才是。”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