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笑了笑,说道:“那就好,我也十分相信你能够把事情做好,我曾经让你坚持的几点你一定要记住,我也会招呼博雅兄的铺子照顾一下咱们的。”不得不说,张仲的反射弧真的很长。

“恩,说完了。”

“放心哥哥,我做事什么时候让你操心过,虽然我没你那么厉害弄出许多新样,但是至少你做出的这个局面我总归能够守得住的。”对于周毅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周敏表示十分不满。

太清二年设置青州,辖齐通郡,州治齐通县城。

宋太平兴国元年通义县改称眉山县隶属西川路眉州。州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四县。

史载,在两宋三百年间,眉山有进士八百八十六人,其中苏轼兄弟参加进士考试的那一年,眉山举荐应试者近五十人,进士及第十三人。仁宗感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州!”

由唐而宋,眉山发展成为书刊之城。至北宋末年,西南地区的出版中心由成都南移眉州,刻板印刷盛极一时,与杭州、建阳形成鼎足,成为全国三大出版中心。其时学风蔚然,很多士人“相继登于朝,以文章功业闻于天下。于是释耜而笔砚者十室而九,比之汉魏又远过之”。

周毅微微点头,说道:“我会努力的。”

周毅和张仲都是童生,也就是传说中的秀才,只有拥有了这个身份,才有参加州试的机会。

眉州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北接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资阳、自贡,西接雅安。

见周毅闭嘴,张仲问:“说完了?”

“哦。”

随后,周毅又郑重其事地对周敏吩咐道:“妹妹啊,我这就要出门去考试了,家里面你就要多多照看着,不要等我回来给我个别样的惊喜就好了。”

隋开皇三年废郡存州。大业二年复改嘉州为眉州,州治迁通义县城。后撤州建眉山郡,郡治龙游。

“恩,我知道的。”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张仲插嘴说:“若是殿试高中,那就可以直接当官,若是当个清闲官,确实也挺……”

张仲又问:“小票是什么?”

让人意外的是秦氏居然也站在周胜的身后,吩咐周毅道:“路上小心点。”

北周明帝二年撤销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所当今东坡镇,仍属眉州。建德元年眉州改青州。大城元年青州改嘉州。

周毅摇头:“这样的机会不大,谁知道改卷的人喜欢什么呢,要是我写出来的东西他不喜欢,那我还说什么连中。”

他突然想起来一个笑话,于是接着说道:“你说连中三元,我倒是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即将参加科举的人去找人算卦,算卦的人告诉他说,他的人生是连中三元,然后归于平淡。”

骑马进城,看着周围比自己矮半个身高的那些百姓,周毅顿时想起孟郊的那一首《登科后》:

“听我说完,当时这人也高兴,至少连中三元那是多大的荣耀啊,于是他就很高兴请人去吃饭,在索取的小票中,中了三张一元钱的。”

不过对于进城去考试的人,那些守城的士兵还是很客气的,毕竟说不准这其中某一个或者是某一些将来就会成为自己的上司,要是没给人留下好印象,那可就真的是霉到家了。

城市里,宽阔的道路,拥挤的人群,热闹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因为长时间的赶路,大家都有些疲惫了,于是相约着先去会馆放置行头。

会馆是专门供应赶考的士子们免费居住的所在,位于州城县衙的旁边,不管是繁华的程度还是戒备之森严,在这州城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来到会馆,递上名帖,根据地域的不同,大家分配到不同的房间居住,周毅和张仲是一起来的,理所当然住在隔壁。

会馆是一个很大的院子,进门是天井,四周建造有风格相同的房间,总共有两层,虽说不上多豪华,但是待遇绝对算不上差,虽然张仲显得对着里有些嗤之以鼻,但是周毅已经对这里很满意了。

收拾好东西,已经到了掌灯时分,两人赶了一天路,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便找了一家规模上还算说得过去的饭馆吃饭,随后休息不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