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笑了笑,并没觉得有什么传奇的,他说道:“我就是让人拿了报纸站马路边上,见了人就上去跟人说这上面有周恒之的新作,然后别人就买了。”周毅说:“我来唱首歌给你听。”

第二天一大清早,周毅为了弥补昨天的遗憾,特意去街上逛,却没想到刚刚出门,就发现大家都对他指指点点的,这让他感觉到很是莫名其妙,难不成自己什么时候成了人民公敌?走了没多远,遇见个熟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大家都是因为看《三国演义》才知道他的,这指指点点的算是议论。

“让你久等了,真是,脱不开身。”张青在衣服上擦了擦粘在手上的些许油墨,对周毅歉意地说道,对于他来说周毅是大恩人,让大恩人等待自己这样久是不礼貌的。

一直忙活到吃中午饭,客人才算是少了一些,再加上也印刷了相当多的数量,因此两个印刷工人接替了张青的位置,得以让他抽身出来招待周毅。

周毅突然想起,不是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在路边摆摊让人说故事给他听然后整理出来的吗?看来在百姓中间还是《聊斋志异》比较受欢迎,估计《三国演义》都还太高端大气了。

对于周毅的观点张青很是认同,然后说出了一句让周毅震惊不已的话,只见他微微点头,若有所思,然后说道:“对,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

周毅哭笑不得,这样的议论方式让他接受不能,不过却没办法去纠正大家的错误,只能在心里郁闷了。一路穿过街道,鬼使神差地往张青的书坊走去。上一次来的时候,也就是前几天,这里还是一个幽深得一天到晚见不到人的小巷,甚至显得有些阴森。但是今天走在这小巷里,周毅甚至感觉到拥挤,在他前面,至少有数百人来来往往,高谈阔论,人声鼎沸。不过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手中都拿着一张大观报。

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后面的工人正马不停蹄地印刷着报纸,周毅站在旁边看着。

于是,周毅再看张青,顿时觉得惊为天人,然后打心眼里问一句:“哥们,你也是穿越的?”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曾经,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张青说:“好啊。”

于是周毅开始唱:“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卖报,一边走,一边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

“……”张青看着周毅,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最后实在是忍不下去,插嘴打断他:“周公子,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不如咱们找个地方吃饭如何?对了,我可是时常向往着那大观私房菜的美味,不如我们就去那边如何?”

周毅想着也很就都没有往大牛那边去看看了,想起周敏说大牛刚刚把上个月的分红送过来,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几天之后就要去考试了,现在看看大牛也挺好的。

此时刚好是巳时,还没到午时,按理来说并不是吃饭的高峰期,但是当周毅他们来到大观私房菜的时候,却发现陆陆续续有人往里边走了。

到门口,两人被小厮儿拦住,这小厮儿微微鞠躬行礼,显得十分礼貌,他看着周毅两人,问道:“请问两位有预约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