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为了避免胡玉堂担心,那次遇险的事都没跟他讲过。魏宇泽点头:“当然记得,青山村那个小子,当初不是被姚瑶安排跟你一块儿进的白云书院吗?昨日娘还提起,说胡玉堂母子在京城,也没有来家里,她想着是不是该去瞧瞧他们。”

胡玉堂对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属于特别聪明的那种,的确没有别人表现得那么出色。

姚大江还提前给胡玉堂准备了贺礼,是一方砚台。

方氏过了那么多年孤单清苦的日子,突然冒出来一个男人如此真诚地想要求娶她,说要照顾她,她当时除了心动之外,更多的是感觉不安,不敢轻易相信。

“一甲第五名,很不错了。今年这批举子颇有几个才华出众的。秦玥改了考题,筛掉了一批只会读死书的。玉堂天赋不是特别好,能有这样的成绩,定是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不像你,是真的聪明,天赋也好,却不爱读书,荒废好几年,最后临阵磨枪,也中了进士。若你跟我一样从小好好读书,咱们那一届的状元说不定都是你的。”宋思明笑着说。

几天没信儿,方氏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谁知道等胡玉堂那个月十五从书院回来的时候,丁猛跟他一块儿上门来了。

吃食丁猛收下,钱当然是没收。

之后丁猛又做了许多事,方氏倒越发觉得自己受之有愧,一直无法下定决心。直到前年冬天,丁猛带着弟兄出去走镖,在北边儿遇上了劫道的,受了不轻的伤被人抬回来,小郑去找方氏,方氏过去一看,眼泪当时都下来了,也真的意识到这个男人对她很重要,就跟丁猛说,等他好了就成亲。

是丁猛打听过,专门在半路拦住胡玉堂,爷俩找了个地方,进行了一场深入交谈。

他们是去年过了年成的亲,成亲之后方氏就把租的房子退掉,住进了镖局里面,胡玉堂每月十五下山,也是到镖局住,丁猛专门给他准备一个清静的院子。

好在胡玉堂争气,念书十分刻苦,从来不敢松懈。孟老爷子看了姚瑶和宋思明的面子,对胡玉堂也颇多关照指点。如今能得到这样的好成绩,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方氏说,她年纪大了。丁猛说,就比他大三岁而已,女大三抱金砖。

而丁猛每个月十五,只要没在外面走镖,都会带着方氏亲自到白云书院去接胡玉堂回家,一家三口到醉仙楼去吃饭,改善伙食。他说别人家孩子有的,胡玉堂也都要有。

宋氏握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笑着说:“可算是见着了。”

丁猛很实在,有什么说什么,跟胡玉堂掏了家底,也说了他跟方氏是怎么认识的,又表明心意,说他就是看上方氏了,也不介意她嫁过人有儿子,他就想娶她,问胡玉堂的意思。

宋氏再次摇头:“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是瑶儿的关系让玉堂去了白云书院,不过也仅此而已。后面读书考功名,可全都是靠玉堂自己刻苦努力,还有你这个娘在他身边照顾支持,我们真没做什么,不必想那么多。你如今这可算是苦尽甘来了,以后且享儿孙福呢!”

男人走了,方氏接过宋氏递来的茶水,有些抱歉地说:“真是,早该来谢谢你们的,但玉堂一直在读书,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敢出远门。”

“跟我讲讲,你们怎么走到一块儿的?”宋氏起了八卦之心。

“不错,这小子有骨气。”魏宇泽点头,“听说他娘也找到了好归宿,挺好的。哦对了,你是主考,会试胡玉堂得了什么名次?”

“嫂子。”方氏叫宋氏。

两人闲聊着,宋思明突然叫魏宇泽往下看。

后来方氏就经常碰见丁猛,不过她素来守礼,见面都只是打个招呼,每回都不忘了向丁猛道谢。

吃过饭胡玉堂说让方氏跟丁猛好好聊聊,丁猛又跟方氏交了底,连他攒下多少钱都说了。

姚大江见丁猛很拘束,就请他和胡玉堂一块儿到书房去喝茶,让宋氏跟方氏两人好好叙叙旧。

方氏幸运得救,没有失了清白,问过丁猛是平安镖局的,过了两日就带上自己亲手做的吃食和一些银钱,到镖局去当面致谢。

宋思明点头:“言之有理。”

胡玉堂在半路突然被一个八字胡的壮汉拦着说要聊聊,当时也是懵的,直到听完丁猛说的话,才知道怎么回事。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丁猛对方氏特别好,不让她再做绣活赚钱,说胡玉堂他来养。方氏每日就变着法儿地给丁猛和镖局的弟兄改善伙食,大家都叫她嫂子,对她很客气。

当时方氏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心中只后悔不该一个人出来,绝望的时候,丁猛带着几个兄弟打马路过。

如果殿试秦玥点了胡玉堂进前三甲,或许真会有人说胡玉堂是攀了关系,不过并没有。

方氏在清源县住,胡玉堂平日里多在书院,她租的小房子只她一个人。不过离孟家很近,孟老爷子专门关照过,说有事自去孟家求助。

因此胡玉堂得知真相,第一件事,先向丁猛行大礼,感谢他救了方氏。

胡玉堂在方氏和丁猛成亲的当日就改口叫爹了。他对自己的亲爹没什么印象,只要丁猛对方氏好,他就认这个爹。

宋氏听完,笑着点头,握着方氏的手说:“真好,真为你高兴。这是你们的缘分。”

但当时胡玉堂就断然拒绝了,说他不会背地里搞那些手段,宋思明也不是那种会徇私的人。

前年春上,胡玉堂在准备考秀才,很是忙碌,清明节都忘了,方氏就一个人雇了马车回青山村去扫墓上坟。

自从那次秦玥用雷霆手段全国剿匪之后,这几年各处都很太平,结果那日就出事了。

宋氏神色惊喜:“你有喜了?”

方氏是宋氏原先在青山村里为数不多走动的朋友,两人时隔几年再见,不觉都红了眼圈儿。

宋氏接到禀报,连忙让下人把他们请过来,没去前厅,直接来了主院。

方氏闻言,脸上也露出笑容来:“都是托你们的福。不过真是,回头看看,跟做梦似的。最难的那几年,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方氏点头:“玉堂说了,接下来不管被派去哪里当官他都愿意。我原想着猛哥撇不下镖局的,不过昨日殿试结果出来,他就主动说,把镖局交给小郑打理,玉堂到哪儿当官,我们就跟着去哪里,一家人在一块儿。”

“还要准备殿试呢。”方氏说。

不管方氏找什么理由,总之丁猛就是非要娶她。胡玉堂看出方氏不是不喜欢丁猛,是有些自卑,就鼓励方氏,说丁猛是个好男人,不能错过,他希望方氏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听到方氏撕心裂肺的呼救,丁猛几人下马冲过去。救下方氏后,丁猛险些把那个车夫打死,后来送去了县衙,问清方氏的住处,就护送她回了县里。

“不急在这会儿。”丁猛一手拉着方氏,一手拉着胡玉堂,笑容满面地从人群中走出来,往醉仙楼来。

姚家这边,宋氏得知胡玉堂中了进士,很为他高兴。姚大江也笑说,胡玉堂这可真是光耀胡家门楣了,他娘多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在堂屋坐下,原是见过的,不过丁猛依旧有些拘谨。

方氏跟宋氏讲起她与丁猛相识到结为夫妻的始末。

如今算是真的熬出头来了,再回头看,过去吃的苦受的罪都觉得值了。

方氏摇头:“不是,就是……唉,其实我就是想说,若不是你们那样帮忙,我们家玉堂不可能有今日的。”

对于丁猛说想娶方氏这件事,胡玉堂也直言他的态度,他是赞成方氏再嫁的,毕竟年纪也不大,一辈子还很长,方氏已经为他这个儿子付出了太多心血,没过过几天好日子,若是真有个好男人真心待方氏,胡玉堂绝对不反对。不过也说了,一切都得方氏同意才行。

到了殿试这日,能看出来胡玉堂还是有些紧张,不过因为准备充足,心无旁骛,他表现并不差,虽然不是特别出挑,但也中规中矩。

宋氏也没说帮忙一定把胡玉堂留在京城当官,她素来不插手这些事,而且胡玉堂和方氏也没有想要一定留在京城。胡玉堂年轻,若是到地方上历练历练,也是好事。

中午丁猛方氏和胡玉堂留在姚家吃饭,不过今日秦玥和姚瑶在宫里没回来,也没见着。

次日,对于新科进士的任命都下来了。

如今北疆那边不缺官员,这批年轻人全都留在了京城,官职都不高,能不能升上去,还要看接下来他们真正的能力。

胡玉堂很快就要上任,丁猛不想方氏来回奔波,就赶紧找了个小宅子买下,先住着,他说等方氏胎儿过了三个月,他再回清源县一趟,去镖局做个交接,把他们行李拉过来,以后就在京城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