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门外停下,姚珊下马,看着面前熟悉的家,忍不住感慨:“一转眼,好几年过去了。”当初走的时候,她还是个孩子,中间说过数次想回来要回来,都没能成行,终于回来,她已及笄为人妇。两封信,你来我往,等同于他们坐在一起愉快交谈了一场,分享了过去这段日子的生活和心情,以及对即将与彼此共度未来的向往。

故地重游,最能体会到时间变迁,物是人非。

“你不是说来陪我的吗?”孟静娴问。

“当然是思贤哥赢了,但不是打赢的。因为他说他还没娶上媳妇儿,让阿诚不要欺负他一个光棍儿。”姚珊笑着说。

聘礼热热闹闹地送去了孟家,姚思贤和武诚住在外面包下的客栈,定了三日之后孟静娴出门,跟随姚思贤去京城。

姚珊点头:“是专门来陪你的,不过我跟阿诚都到这儿了,想回老家去瞧瞧,今夜应该回不来。明日就回来,到时候过来跟你住。”

姚珊微微摇头:“你的我的没什么差别,不必送,我想临摹来找你借。你这里真是满屋书香,跟你一比,我的书房倒是简陋不少。”

姚家原本在村里也就跟里正家和张大柱家以及胡玉堂母子有过来往。不过里正年迈,去年卸任,搬去镇上跟儿子住。张大柱家受姚家照拂,做豆制品生意,开了铺子,跟林家醉仙楼长期合作,赚得不少,早些年就在镇上买了宅子。原先张家老人还在村里住,前年都被张壮壮接去镇上照顾,基本也不会回来。而胡玉堂去年秋闱中了举人,这会儿已经去京城赶考,他的继父丁猛和方氏都陪着他同去,并不在清源县。

“不写回信?那好,我省事了。”姚珊笑着说。

离开县上的时候,三人骑马,没有带随从,预计速度最快到青山村家里也得天黑了,打算明日过午之后就回来。

“后日你就出门了,思贤哥还非要给你写信,交代我一定要亲手交给你。喏,快看看吧。”到了孟静娴的房间,姚珊拿出书信递给孟静娴,还不忘打趣她。

“有,我给你写了一本书呢。”武诚说。他假死那段日子的经历和心情,写下带回来跟姚珊分享。如今那本书被姚珊用盒子装好放在书架上,说以后有孩子了,给孩子看。

姚珊笑着点头:“不用管我,你快看信吧。”

“你给我的?”孟静娴十分喜欢,笑着接过去。

“小贤你娶上媳妇儿翅膀真是硬了啊!”武诚笑着说,“是兄弟吗?你让我饿着?”

从京城来的迎亲队伍住在清源县林家开的客栈,是早就定下的。

“然后……”武诚目光灼灼地看着姚珊,“我要亲你了。”

作为一个文状元,姚思贤给孟静娴写的信里没有山盟海誓的诗篇,也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不曾许下天荒地老的承诺,从头到尾平实朴素,真诚温暖。孟静娴看过之后,心中甜蜜,很是喜欢,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人。

姚家在村尾是独户,周围一大片都没有邻居,背后是大青山,家门前是小溪,再往前就是一条河,夜里这边十分安静,小溪水声潺潺。

孟静娴点头:“也好。其实我是很想跟你们去看看的,但是现在……”

姚珊见到孟静娴,孟静娴正想问她怎么这么晚,就见姚珊背在后面的手突然举到她面前来,手中拿着一簇野。翠绿的叶子,嫩黄的朵,看起来生机勃勃,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姚珊给孟静娴带了姚思贤给她写的书信。

路过清水镇,没有再停留,因为姚思贤年前已经回来过一趟,去看过他原先住的地方了。

等孟静娴把信小心收好,回头才发现姚珊不见了。

姚珊摇头:“天天在一块儿,平白无故写信做什么?你也没有给我写过信啊。”

吃过饭,又把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三人就离开回清源县去了。

“我在,然后呢?”姚珊问。

跟姚思贤上次回来差不多的时间,村子里晚上很安静,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狗吠声。村中大路上没有行人,马蹄声尤为清晰,有人出来看,只见三人策马走过,看不清是谁,但去的是村尾的方向,就猜着或许是姚家有人回来。

武诚和姚思贤去打扫房间,收拾好,铺好床,这边姚珊把最后一张鸡蛋饼烙好出锅,可以开饭了。

写好之后,交给姚珊,姚珊去跟孟夫人打了招呼,就离开孟家了。

隔壁小书房传来姚珊的声音:“我在这边呢!”

姚珊微微摇头,笑着坐下:“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回来的路上,路边看到了漂亮的,然后阿诚和思贤哥为了争这束差点打起来。阿诚想要采了送给我,思贤哥想要采了送给你。”

“我们就别互相夸来夸去了。”姚珊笑说,“赶紧的,你给思贤哥写回信,写好了我去拿给他,他定是巴巴等着呢。”

姚思贤回来带着钥匙,上前去开门,武诚和姚珊进门,姚思贤把马牵到后院去,把马背上带回来的东西卸下来,拿到厨房去,然后开始打扫洗涮,烧水准备做饭。

武诚笑着搂住姚珊的肩膀:“走吧,回家。”

已是春暖开的季节,夜风清凉,月光皎洁。

翌日一早,武诚和姚珊一起到后面去爬山看日出,姚思贤也想去,但选择不去,因为不想破坏武诚和姚珊的二人世界。

等三人策马进青山村的时候,已是夜色深重。

午饭还是在姚家吃的,武诚和姚思贤去后面山上摘的野菜,姚珊拌了馅儿,烙的野菜鸡蛋馅儿饼,很清新的味道。

孟静娴乐不可支,低头嗅了嗅,香清雅,很好闻,某人的心意更让她心中欢喜,找了个漂亮的瓶,装了清水,精心修剪了枝,插进去,就放在床头小几上。

到了孟静娴出门的这日,饶是对亲事再满意再期待,也禁不住跟她的祖母和母亲都红了眼圈儿。孟庆桓神色严肃,叮嘱孟静娴嫁了人不要任性,好好孝敬公婆。不过他眼底闪烁的一丝水光出卖了他,说再多,也只是不舍罢了。

到县里,武诚和姚思贤送姚珊到孟府大门口,看着姚珊进去,他们掉头去客栈住。

“哪里敢笑话你?你马上可是要成我的嫂嫂了。”姚珊挽住孟静娴的胳膊,笑着说,“快写吧,我再去喝杯茶,等你写好了,我去找他们。今日我就不住在这边了。”

灵山寺的香火如今比起当年更加旺盛,因为传言当今皇后娘娘一家原先经常来灵山寺烧香,灵山寺所在的宋家村还出了宋思明这个丞相,都说这里人杰地灵,这座庙十分灵验。

“过午再走,上午做什么?”姚思贤问。

姚珊去喝茶,孟静娴写信了两刻钟的时间。

姚思贤把信收好,塞进怀中,过来找武诚和姚珊。

这会儿姚珊想起那本武诚写的游记,笑着说:“成,回头等什么时候我自己出去玩儿,不带你的时候,我也给你写一本。”

那边姚思贤在看孟静娴给他写的信。孟静娴在信中说她过年前也陪着家中祖父和父亲一起写了对联,跟姚思贤分享她写的对联。说她家里没有那么热闹有趣,但她从京城回来之后,就爱上了下厨,给家里长辈做了几次跟宋氏学做的菜,得到了他们一致的喜欢,她也觉得开心。除夕守岁的时候,她学会了一首新的琴曲,成亲以后可以弹给姚思贤听。她的腿早就好了,很想再次跟姚思贤一起骑马,不是在马场,而是在广阔的天地间,策马奔腾。

孟静娴噗嗤一声笑了:“真是幼稚。最后怎么样了?”

“很快就见到了。”孟静娴说。

姚思贤叩拜孟家长辈,发誓一定好好照顾孟静娴。

孟家前去京城送亲的是孟静娴的长兄长嫂,孟家老爷子说过些日子就上京城去看她,让她不必惦记娘家这边。

而孟静娴的弟弟因为年纪不大,虽然读书刻苦,但孟家老爷子尚未让他考科举,打算下一届再让他下场。

姚思贤骑在高头大马上,满面春风。长长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离开了清源县,往京城去。

本书预计近日完结,多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