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怎么拍

218怎么拍

杨娜一直认为自己真的很聪明,学东西也很快,虽然她是艺术出身,但对理科方面的东西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比如战斗机,她之前的确很不了解,但自从接了《壮志凌云》这个戏,她自己自学了一些,然后又请教了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所以她便觉得,自己至少不是一个小白,至少懂一点皮毛了。

不过此时听陈飞和杨威团长一行人侃侃而谈,听到一个又一个的专业术语时,她这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连小白都算不上,陈飞他们说的那些东西,她不要说听懂了,很多术语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所以她看向陈飞的目光愈发明亮而神采飞扬,陈飞身体里就像有一块吸力巨大的磁铁一样,而她的目光就像是铁,总是免不了被吸引。

她虽然听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但她明白一个事情,杨威他们在开飞机这方面是专家,是行家里手,是整个华夏数一数二的存在,可是现在,他们却都像小学生一样乖乖地听着陈飞讲解,而且不是装模作样,是虚心聆听,认真思考。

这画面.真的太美了。

杨威对李鱼的事迹多少有些耳闻,此刻见了对方的表态,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只是道:“那就没有问题。”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果然,没多大一会儿,陈飞就从山头上下来,和杨威团长商量道;“杨团,我们想在这个山头上架一个摄影机,然后需要一个飞行员驾驶战斗机从山头上超低空高速飞过去,高度嘛,距离山头五十米左右,速度最好在三百公里每小时,能做到吗?”

今天要拍的就是这样一组镜头。

听到开始的口令,杨威推油门杆加油,战机轰鸣着加速,只一会儿,飞机的过载就从一增加到了五。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对,可以直接拉到8个g。”陈飞说。

“好,那我们开始了!”

杨威呆了呆,回过神后,他继续推油门杆,很快,战斗机的过载达到了7个。

“相信我,你们一定会有惊喜的!”陈飞笑着说。

这是在玩命吧?

陈飞听了,又道:“我还想在那边的山梁上架几台摄像机,然后在那里拍一个眼镜蛇机动?”

回来的路上,陈飞还在和杨威一起探讨着要怎么才能把飞机拍好的问题,最后,大家的一致结论是,为了拍好三架歼十战斗机的飞行和战斗画面,场站至少的出动五架飞机,有的飞机在歼十的上面俯拍,有的飞机在歼十的下面仰拍,还有的在侧方跟拍,当然,在歼十战斗机的驾驶舱里也要装上小型摄像机,专拍一些飞行员的镜头以及驾驶舱的仪表镜头,当然,有的东西是不能公之于众的,因为那是军事机密,所以拍完后,所有镜头都必须经过军方审核。

按照常理,对于一场战斗的胜负,很多人都会从双方兵力、装备以及保障能力等方面的数据对比中进行预判。

5个g的过载,一般人就承受不住了,就会大脑缺氧,出现晕厥。

“一切从实战出发!”

陈飞则坐在了前面,假装亲自驾驶——在这之前,陈飞在模拟机上进行过实训,而且经过考核成功结业,所以一些基本的操作他还是没问题的。

这样的镜头其实完全可以放在地面上拍摄,在模拟舱里进行,但陈飞想让效果更加真实,所以坚持一定要实机拍摄。

最后,陈飞说道:“好吧,杨团,我先给你分析分析,你听了我的分析后,我们再做探讨,如何?

杨威一怔,刹那之后他恍然大悟,明白了,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这时,塔台那边,李鱼的声音传来:“杨团,再加点速,陈飞的脸有点变形了,不过效果还不是太明显,直接拉到9个g,这样效果才最好!”

陈飞一番分析,最后总结道:“所以我的意思就是,歼10小速度低空平飞性能好利于实战,我们的这个战术战法,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她才刚刚下车,就见周围没有几个人了,陈飞和李鱼已经跑到了一个小山顶上,两个人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围成了一个镜头的模样,一会儿对着这一边拍一下,一会儿又对着那一边拍一下,焦军则屁颠屁颠地跟在他们身边,拿着个小本子,像个随时记录皇帝言行的小官员一样。

她傻眼了,呆滞了。

很快,飞机达到了8个g的过载。

这个术语里面怎么会有陈飞两个字,难道是因为这个机动是陈飞创造出来的,可是.

但联系到陈飞和杨威的表情和反应,她忽然又觉得自己的猜测应该是对的。

她直接不敢想象那些飞行员是怎么做到的?

不害怕吗?

没多大一会儿汽车就开到了山的那一边,一行人从车上跳了下来。

华夏空军的飞行员真的太了不起了。

“好,那咱们就按原计划进行。”

“哦,对了,今天拍过载的事没问题吧?”

“希望如此。”杨威说道。

“画面正常,清晰度很高!”李鱼汇报。

所以,他要在电影里搞一些新样,一些新玩法,一方面让观众惊呼,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觉得,我艹,华夏空军真敢玩,华夏空军的歼十战斗机真-耐-操,真-能-操!

如果这个电影拍得很成功,那么,歼十的外贸订单也许都能更上一层楼,一年卖他十多架也许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还可以承受得住。”陈飞说。

尽管f-16的推重比比歼-10高,但由于其垂直筋斗的曲率半径也比歼-10大,其推重比优势在机动过程中并不一定能显示出来。所以f-16的垂直机动性应该和歼-10相当。综合来看,歼-10的机动性肯定优于f-16。

“陈飞,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加速了?”杨威用无线电问。

他于是继续推油门杆。

几个队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有些失望。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杨威摆了摆手:“你们都别争了,我亲自带陈飞同志过去山那边看看。”

一路上大家都在商量这个事。

“那里!”

站在一旁的杨娜眼皮一跳。

听到这个答案的杨娜,傻眼了。

“陈飞?”

“陈飞?”

杨娜于是坐着军车,再一次和陈飞、李鱼、焦军等人一起离开了部队,朝山的那边开了过去。

由于采用正常布局,f-16平尾的气动力总是有副作用,会抵消一部分升力,所以达不到歼-10这种鸭式布局飞机的性能。

平生第一次,她对华夏空军的强大与勇猛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

他也展露出了他们飞行团的实力和霸气。

“我想在地面架设一台高速摄像机,左右两侧的山上也分别架设一台,然后我需要一架歼十从高空俯冲下来,在距离地面五十米以上一百米以下的地方猛地拉起,做u形机动,能做到吗?”

“8个?”杨威吓了一跳,不过他可不敢下手,只是小心提了一点速度,把过载搞到了六个。

他小心的加着速。

不过她也没有叫苦,虽然这个过程的确很苦,但她却从其中感受到了另外一种美妙的感觉,原始,粗狂,狂野,充满了力量感,就像那山,虽然不是那么青翠,但山峦起伏,纵横连绵,充满了磅礴的力量。

杨娜没跳,她骨头像是要散架了,只能从车上爬下来。

反正她是不敢拍的。

“你没问题,我们肯定就没问题。”

当然,具体拍摄的时候,不可能是陈飞亲自驾驶战斗机,而是选用了一架双座战斗机,陈飞坐在前座,飞行员坐在后座,飞行员驾驶战斗机高速机动,制造大过载,然后用机舱里的摄像头拍摄陈飞因为过载太大面部变形随后直接昏迷的画面。

杨威皱着眉,陷入了沉思,这一个晚上,他想了大半夜,一直到了很晚才睡,第二天一早,见到陈飞时,他道:“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所以我们决定今天亲自试验一下。”

“是陈飞机动!”杨威纠正道。

之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那个大队不相信书面数据,只相信实践结果。

“把握好能量转化,同样能变劣势为均势,我们比对方的滞空时间长,最后一定会占优势!”

“哪里?”杨娜不太明白陈飞她们是在干什么,但她努力地思考着,她觉得他们一定是在研究怎么拍摄战斗机的问题。

从航电方面看,歼-10无疑也更胜一筹。歼-10是一个平视显示器和三个下视显示器,f-16早期型号是一平一下,现在比较好的改型是一平二下,飞行员只能看到一个或两个显示器的内容,有些数据不能直接看到,这就影响了飞机性能的发挥。所以我们的座舱更接近“玻璃座舱”的要求,各种电子设备的功能和界面比f-16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