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要想登上帝位,开创开元盛世,首先就要成名,这点在去岁的中秋宴会上已经实现了。
其次他要建立军功,提升自己的名望,他也做到了。
最后,他要培植势力,这事儿得赶紧做,得赶在武则天立太子之前完成。
培植势力这事儿是最难的,不过,对于现在李隆基来说并不算难事了。因为他立下大功,突厥因他而灭,他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将士们爱戴他,亲近他。他只要抓住机会,安插人手,把那些愿意追随自己的将领安插到军队中去,那么,他就培植起天大的势力。
正是因为如此想,李隆基这才要求进入兵部。只要他进了兵部,哪怕是个小小的吏员,他也有信心掌控兵部,再进而掌控军队。
“谢祖母!”这次,李隆基没有推辞了,立时谢恩。
李隆基自信就算他是一个小小的兵部吏员,他也能掌控兵部。然而,当上兵部的实际老大,做起事来更加顺手,何乐而不为呢?
“妙!妙!妙!”狄仁杰、张柬之、宋璟他们醒悟,微微颔首,大为赞赏。
“好!”武则天赞许的点头,道:“张说策论天下第一。有大器局。这次北征,多出奇谋,很好。张说,你就做兵部侍郎,辅助三郎。”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是呀,陛下。”武承嗣忙附和,道:“张说居心叵测,弃陛下而就李隆基,其心当诛。”
“必须的。”李隆基大为赞成这话。
张说其才了得,若是有他相帮的话,李隆基一定把兵部打理得很好。
“你们都是千骑出身的,再立有大功,回到千骑不是问题。”李隆基淡淡一笑,道:“只要你们回到千骑,就能掌控不少千骑,我也就掌控了千骑。”
“才华与年岁无关,甘罗十二为相,楚王十四岁,比甘罗大了两岁,难道就不能当兵部郎中么?”宋璟更是举例了。
“楚王要求进入兵部,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断。”张说一脸的佩服之色,道:“只要去了兵部。哪怕是一小吏,以楚王的才智,也能大有作为。”
“李隆基,你给我闭嘴!”武三思只觉脸上火辣辣,一张脸扭曲了。
xxxxxxxxx
“这……”太平公主脸色变了变,闭口不言。
正是因为武三思的诬陷,张说才被武则天罢官,他是百口莫辩了。
武三思和武承嗣对视一眼,不敢再说了。
“李隆基见过千骑将军。见过钟大人。”李隆基快步上前,冲二人见礼,一脸的亲切劲头,笑呵呵的道:“今儿刮甚风,把二位吹来了?快请进,快快请进!”
武则天之所以能成功,从一介女流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爱才惜才,李隆基这话深得她的赞赏。
东宫东殿,李隆基与张说、陈玄礼、薛直、张小飞、李宽、苏凡、裴孝恪他们聚在一起,共商大事。
堂堂武则天的继承人选之一,竟然被李隆基当众斥为吃屎的狗,这太好笑了。
李隆基进入兵部这一手是一着妙棋,张说、陈玄礼他们深知这有天大的好处。
“三郎,你要拿出打仗的劲头,把兵部好好打理。”武则天勉励李隆基,道:“祖母期待你的成功。”
“好!听楚王的。”陈玄礼他们齐声附和。
“你们说得没错。”李隆基点点头,道:“以我的威望,要想培植势力并不难,只需要稍加运筹就成。不过,眼下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掌控千骑。”
一品二品和三公高位,都是虚的,哪有掌控军队实在。只要军权在手,还愁大事不成?
“嗯。”武则天有些意外,道:“有何不可?”
“二位此言差也。”狄仁杰深知让李隆基进入兵部有多重要。立时给予李隆基强有力的支持,道:“楚王此次北征,立下如大功,这是有目共睹之事。楚王之才,天下共知,以楚王的大才,一定能把兵部打理得风生水起。”
武则天知人善任,赏罚分明。这番升赏,没有丝毫错漏,李隆基大为叹服。
“千骑?”张说、陈玄礼他们一愣。
她很想反对,只是,这对于现在的李氏来说有天大的好处,她又反对不得。
“楚王言重了,言重了。我们两人冒昧打扰,还请楚王恕我们唐突之罪。”刘幽求和钟绍京忙见礼。
只要军权在手,即使武则天想要立武氏为太子,李隆基也可以发动政变。
“不错。”张说率先赞成。
“陛下,不可。”武三思和武承嗣对视一眼,他们也明白了李隆基的用意,想要阻止此事。一旦李隆基掌控了军权。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威胁。
“陛下英明!”张说的才华,群臣很是赞赏;张说的风骨,群臣很是佩服,张说入兵部,群臣没有异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