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议论

至于工地上的厢军,军事上是不堪用的,不过这段时间以来,发现了一些还算勤快,又有才干的人。

有百多个。

高方平认为这些家伙是不错的建筑人才,非常合格的包工头。能把各种器材操作出心得、倒逼匠人去改进器械。

高方平专门记录下来了这些人的名册,将来打算把这些人全部从张叔夜的厢军里“顺走”。

辣么,一只专业工程队的人才骨架就有了。

知识就是生产力,专业就是竞争力。

说到打战种师道还行,但老种这家伙动不动就把陕西的人丁掏空了,建城却也是进度相当有限。

等将来高方平的工程队出来后,能让老种见识一下什么叫建城、什么叫基建狂魔,

而说起大宋的弊政冗兵,要想国家还有救药,这些厢军最终的命运就是被裁撤。

不过动过裁军主意的相爷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但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裁下来的人不能去造反,就必须有饭吃。

田是有限的,大宋不禁止土地的兼并,导致田已经集中在了较小的人群手里。

所以裁军的问题,其实就是经济问题。

一但社会繁荣起来后,多增加多少就业岗位,就可以裁撤多少厢军。

这基本也算是能量守恒,否则就要出大乱子。

而经济要繁荣起来唯其三点,老百姓的安全感,商道的畅通,稳定的货币体系。

所以大宋最大的毒瘤绊脚石来说,目前是山贼土匪,以及滥发的大十钱,大五钱,铁钱。

而这些高方平已经在着手解决。

讲道理的话。某些方面,大宋已经被前面的诸位相爷做的很出色。譬如近乎四层的城市化率,这在公元1100年的古代农业社会是一个世界奇迹。

这样的人口集中率,造就出了大宋的另外一个世界奇迹:商业繁荣度。

农牧时代,商税收入超越其他全部税务,这又是一个璀璨奇迹。

有商业就有各种交易,有需求就有人去制造,制造过程就会出现创造和发明。

所以大宋的各种制造技术,工艺水准,文采风流等等,也领先世界几百年。这还是个奇迹。

当然,这么强大的底子被蛮子打的不要不要的,照样也特么算个奇迹了。

就是这么怂的一个大宋,昏君奸臣多如牛毛,却愣是抵抗了蛮族近三百年,才被最猛的蒙古蛮子推倒了,且是最后战败的。

能做到唯其一点:大宋于这个时代生产力是“穿越级”的,全靠生产力在支撑。

将后来号称日不落的英国强盗,他们要是就大宋这样的底子,三个地球也不够他们经略。

而搞笑的是,上述的种种奇迹在大宋发生,那个被无数人痛骂的“田地兼并国策”立下了一半功劳。

农耕社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家家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较少有商业交流。

没交流就没需求,没需求就无人去制造、创造、发明。

然后人人几乎都被自己的田地给栓住,所以农耕社会几乎没有用于发展制造体系的劳动力。

但大宋坑爹的国策,让脑子灵光的权贵大量去兼并农民土地。造就了失去土地的人大量朝城市聚集。

也就是说北宋时候真正出现了“集群化、资本化”的农耕初级形态。

造就了耕地的集约化使用,出现了第一批专业“农民”。

由此当然也就释放出了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进入城市。

正是这些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的务工需求,劳动人才的大量释放,创造出了这时代的制造、发明、文化、工艺等等的巅峰。

当然有句说句,同时造就了地球历史上山贼土匪帮派最多的王朝。一言不合就上梁山还真是这时代比较流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