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自然是不能出现在这等粗鄙场上的!”刚才贾诩说完,李傕也跟着反应过来,“不过此间所以商议的事情,也绝不会入不得天子耳中。”侧首看向杨彪,李傕面上堆笑,“此事还劳烦杨公前去同天子说一说,这样吾等接下来也好有个定计!”
“诸位方才商议之事,我自当一字不落的转述天子,至于陛下如何决断,却不是我能左右的。”杨彪也算是沉淫官场多年,方才贾诩话一出口他就立即明白其想法。????莫不过是不想再让诸将继续纠结在这件事上,便将问题推给了天子。别看平时没有人将这位小天子当回事,但真正用到他的时候,任何人又都不敢表现的过于忤逆。毕竟,大家虽然在外人口中是乱臣贼子,但谁又会不认为自己是才忠臣良将呢?
于是贾诩将此事交由天子定夺,也瞬间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而贾诩这谋划人心的本领不可谓不强,在明知道场上众人只有他杨彪可以禀奏天子的情况下,还将他提溜出来。而他之所能列席此次会议,因为这里正是弘农杨氏的根据地华阴,杨家在这座城内的威望与根基无人能及。
那如果有选择的情况下,杨彪他会放弃这么好的让家族崛起的机会么?
微不可查的瞥了眼贾诩,杨彪默默退出厅堂,在众人的注视下前去询问天子的想法。
杨家主宅,天子驻地。
当董承看到才去公府商议事情没多久的杨彪,忽然又折回来时,心中也是咯噔一下。随说这华阴城内杨家势大,但也耐不住众西凉军合兵一处的压制。作为护卫将领,董承压力很大。
“杨公,公府这般短暂就结束了?”
“陛下可在休息?”没有回答董承,杨彪一路想着如何说服刘协,并没有心思同董承解释那么多。
“刚刚休憩结束,此时正在后园凉亭内。”
闻言,杨彪便急匆匆的走了进去。自己家的地方,杨彪闭着眼也能找到。
不多时,杨彪便通禀了侍从,得到天子召见。
看着凉亭中已经披上裘衣氅袍的刘协,杨彪也不由心中叹息,这位少年天子也算是大汉四百年来经历最多磨难的一位了。
“陛下,天凉了,还是少在外间走动,当心染了风寒。”
“是不是他们又想让朕下什么天怒人怨的诏令了?”没有回应杨彪的关心,刘协双手凭栏默默看着西边的天空。此时的西边,天空一碧如洗,甚是干净剔透。
“没有。”连忙回应,杨彪怕这位少年天子再继续自我压抑下去,迅速解释道,“只是方才诸将商议如何应对关中事情的时候,杨奉将军再次提出陛下可以东进的想法。诸将拿捏不准,是以想请陛下明示!”
“他们要问我需不需要继续东进?”扭头诧异的看眼杨彪,刘协旋即摇头轻笑,“没曾想我竟也能有决定改怎么做的机会。”缓缓收敛笑容,刘协恢复原先的淡然,“那杨公以为呢?”
抬头看眼刘协,杨彪拱手揖礼,“回禀陛下,老臣以为此时东进或有不妥。且不说那杨奉所言之白波,原本便是贼人。陛下乃大汉天子,岂能委身受贼子庇佑,此有损天威也。”
终究,此时的杨彪以及刘协等人都还没有经历过,出关后被李傕、郭汜轮番追杀,朝廷公卿死伤大半的凄惨时候,所以对白波贼还是不屑一顾的。
“那既然这样,不如朕就下一道旨意,免除李傕这些人等的罪责,众人一道降了刘范吧!”
“陛下!”瞳眸骤缩,杨彪瞬间凝神,刘协这句话着实是耐人寻味,“陛下乃大汉天子,岂能说降了刘范此等言论。纵使他刘伯常率大军前来,也不过是替天子勤王,岂能乱了君臣之礼!”
扭头瞧眼杨彪,刘协继续刚才远眺西边的动作,一时间场面忽然就安静了下来。
杨彪躬身俯首,虽然想看看刘协的表情,但碍于礼制约束,他始终没有逾矩。
“将数万之众,兵出益州,横扫关中直达长安,勤王救驾。”远远看着西边,刘协自顾感慨,“益州牧、刘振武将军,当真好大的威风啊!”
愕然圆眸,杨彪心思百转,连忙开口,“陛下,刘益州乃汉室宗亲。当下之势,陛下切不可与其产生隔阂,否则大汉中兴难矣!”
“所以说,”依旧看着西方,刘协纹丝不动,“在你们心中谁能中兴大汉,谁就是刘氏的明主。谁做这皇帝也无所谓!”
“陛下慎言!”连忙俯跪在地,杨彪言语哽咽,“陛下乃先帝之子,当今天下唯一的天子,岂能为他人所代替!刘益州虽善于兵事,但他也只能大汉的肱骨之臣,岂能悖逆无道!”
“杨公,起身吧!”伸手托起杨彪,这些年经历的太多,刘协早已不是不谙世事的孩童,“杨家忠于大汉数百年。朕也知晓,杨公定是心向皇族的。但如今之世,却也由不得你我!”
“陛下!”瞬间恸哭,杨家忠于皇室数百年的积攒终究让杨彪再也忍不住,悲伤的发泄出来。
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此时天子若受刘范庇佑,百年之后,皇室还是不是刘协这支,就很难预料。
可眼下的局势也确实艰难,曹操、吕布、刘备在中原混战,袁术、刘繇在江淮混战,袁绍公孙瓒又在河北混战。放眼当今天下,能赶来迎奉天子,也只有刘范。
可刘范身为汉室宗亲,将数万之兵尽出巴蜀,这哪里是什么勤王。分明就是打着吞并关西的算盘。这样,刘范也可以重现昔日强秦雄踞之势。
如此皇叔,必不能永远甘居人下的。
“留在华阴吧!”叹息一声,刘协沉默许久,“我也想看看,朕当初那般信任,那般认可的益州皇叔,能不能如当年一样,甘愿为我举刀杀贼!”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