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丁显征地对于下面的百姓稍稍提价,百姓也不敢对抗朝廷。
然后在高价专卖给这些用来建厂的勋贵,从中间赚了一笔钱。这一笔钱,这丁显一点也没有沾手,而是全部投入对江宁区的建设。估计用不了一年的时间,江宁工业区就建设成功了。????当然了,丁显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
他只是授意自己家人成立一个建筑公司用来承接江宁区的建设工程,也算是学习北京的先经经验。
如此一来,江宁区就进入了正轨之中。
这让姚广孝有一些失望,他预计的南京会因为经济问题,提前开始换钞,并没有成功。不过,即便如此这一件事情,也不远了。
——
本来江宁镇白墙黑瓦,河流不少。放在后世是妥妥的江南水乡气息,毕竟后世江南水乡的风格大抵就是明代形成的。但是而今,这里已经不存在了。
被无数工人推成了平地。
一道道沟壑挖了出来。都是用来放水的。
也算是适应江南的气候。
此刻朱允炆带着千余护卫来到这里。
看着这样的场景,转过头对丁显说道:“丁首辅,你做的不错。”
丁显说道:“都是陛下洪福所致。”
朱允炆说道:“不用拍马,我说你做的不错,是真的。”说到这里,朱允炆轻轻一叹,说道:“你这一次能让勋贵们都支持,就说明你做的事情很好。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局面。如果我大明都能这样,北贼何足为虑?”
在朱允炆看来,从来是南强北弱的。之所以有而今的局面,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南京朝廷内部不团结,才会有这种局面,如果南京朝廷上上下下都听他的,何至于被北京打得败退。
所以,在朱允炆看来,丁显能将这些人凝聚在一起做事,就证明了丁显的的确确有首辅之才。
只是朱允炆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北京帮了一把。如果他知道这一件事情,不知道做何感想。
不过丁显是很清醒的。
丁显固然不知道北京帮了他一把,但是他对而今的状况,有很清醒的认知,他说道:“陛下,这不是臣的功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人不过是贪图利益而已。”
“即便没有臣,是别人主持这一件事情,也会是这样的局面的。不过,天下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庸碌贪利的人多,高风亮节的人少。故而想用他们,就要以利动之。”
这一句话,倒是丁显的切身体会。
“以利动之。”朱允炆说道。他一边说,一边看着丁显,想着丁显私下敛财行为,并没有说什么。他心中觉得,大概他用丁显也必须以利动之吧。
不过,丁显只要能办成事情,一些小钱,在朱允炆看来,根本不算什么。
朱允炆问道:“这些厂子多长时间能开动,这里多长时间能够赚到钱?”
丁显说道:“臣预估,大概在明年了。”
这个估计,丁显是打了埋伏的。但是并不多,一个工业区建成到投入生产,有回头钱。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这个是很难说的。好在他们都是纺织业,而今用机器生产的布匹,比土布便宜又好用。
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怕卖不出去。
所以,只算生产调试的时间。估计年底就可以了。
说明年是给自己留余地。
朱允炆叹息一声,说道:“你是首辅,你知道,这一件事情拖到明年行不行吗吧?”
丁显也知道南京的财政困难,是等不到明年的。
虽然丁显大开杀戒,不管是清洗方孝孺一党也好,是反贪也好,总之他从士大夫那边狠狠的捞了一笔,这些钱直接进入国库之中。但依然补不上朝廷的消耗。打仗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用金山银山,也不可能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