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卖豆浆油条的?”

“怎么今天卖的是馄饨和葱油饼!”????“和别人的描述不符啊!”

“我穿越到平行世界了?原来的世界卖豆浆油条,这个世界卖混沌葱油饼?”

“怎么和别人看到的风景对不上?”

游客们来到江风的小摊前,看着小摊的招牌,都面露狐疑之色。

不过,大家还是点了一份馄饨,要了几个葱油饼。

今日江风准备的充足。

有一个小弟干活儿,就是不一样。

孙壮飞包馄饨包了几个小时,满满一大桶里全都是馄饨。

江风只需要把肉馅儿调制好,把馄饨皮擀出来,剩下的杂活儿就是孙壮飞的。

孙壮飞也能干,不声不响就坐在那里包,一包就是好几个小时。

葱油饼的面团江风也准备了很多。

今天的目的就是多营业一个小时,可别一上去没一会儿就卖光了。

就在这时,一行十五六个人的旅行团从下面走上来。

这个小团队都戴着红色的鸭舌帽,导游手里举着一把小红旗。

导游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马上我们就要到达青城山后山的山顶。”

“这一路的风景也要迎来尾声。”

“但在这里,还有一个新的惊喜。”

“就是山顶的一个早餐摊。”

“大家看那边,那个人就是很火的一个小摊老板,喜欢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美食,自己还坐拥一座美食酒楼。”

“和他合影的游客特别多。”

“网上戏称他是‘移动打卡点’,和他的小摊合影也是一项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

“这个小摊老板做的美食特别好吃,建议大家去尝尝。”

“现在是七点四十,大家可以在这边活动。”

“八点二十到这个地方集合。”

“想吃早餐的,可以自己去买。”

导游安排完活儿,然后,她自己率先到早餐摊的队伍里排队去了。

旅行团就是如此,到一个景点,约定时间,就让游客自己闲逛。

其他游客见状,纷纷跟着一起排到队伍后面。

他们的动静引得不少路人围观。

很多路人喜欢蹭旅行团,因为导游对景点的理解很深,可以把一个景点说的头头是道。

听完解说再看风景,感触也不一样。

这也是两种旅游风格。

有人喜欢“沉浸式旅游”,就是找导游或者跟团,喜欢听每个景点的典故和历史。

有人喜欢“自由式旅游”,就是自己安排,图个轻松自在,潇洒惬意。

小店里,江风一边用电饼铛烙烙饼。

一边看着大铁锅里的小馄饨。

看到小馄饨差不多,就捞出来几碗,给客人送过去。

孙壮飞也忙忙碌碌。

一会儿清理桌子板凳的卫生,一会儿给客人端过去馄饨和葱油饼。

一般来说,登山是相对自由的活动。

但是现在的小广场上,却好似一个热门景点,游客排着队来。

还能看到十几个“小红帽”排成一队。

这地方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生意实在是太好了。

很快,导游就排到队伍的最前面。

“老板,来一份馄饨,一张葱油饼。”

她点单道。

“好,在这稍等会儿。”

江风立刻给她准备。

导游取出自己的手机,调整到自拍模式,背对着江风,连着拍下了好几张照片。

她在青城山当导游好几年了,已经许久没有拍照打开的冲动。

现在江风来到这边,她专程带一个早晨看日出的团,就为了和江风拍照。

“打卡‘移动景点’,完成!”

这导游心里暗想。

江风并不知道,因为他随机出现,很快消失,网上有不少人把他当做“移动景点”。

就像是玩游戏,忽然刷出来的稀有宝箱那样。

看到了难免觉得惊奇。

之前在鲁东的时候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一个旅游团都是奔着他来的。

江风倒也无所谓。

拍呗,随便拍。

不影响生意就行。

没一会儿,导游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找了个台阶处,把馄饨放在台阶上,蹲在那吃。

没办法,桌椅实在是不够。

她舀起馄饨尝了一个。

入口嫩滑。

稍微嚼一下,馄饨皮就破开,鲜美的肉馅儿混着滚烫的汤汁就流了出来。

肉馅儿瞬间就散开。

香味一个劲儿的弥漫。

“呼!呼!”

馄饨有些烫,导游连着哈了两口气,才把热气吐出去一些。

她沉浸在馄饨的美味中。

这移动景点的名头真不是吹得!

味道真不赖!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