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林一手托起堂弟,从他们大房搬离祖宅说起,他那会还没中秀才,家人怎么受苦,他爹为了娘的病四处借钱,他边念书边给人抄书赚点铜板,然后是婶子那年来了说了什么,顺了什么,咳咳,是借看不小心装兜里了,总之,高文林说了半个多时辰,以前好歹留点面子,高文才来大房赔礼,谁也也不说破,高吕氏手脚不干净的丑事大家心知肚明。
这次当面听他说种种,高文才都不敢看堂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脸上一会白一会红,一会黄的,五彩缤纷。
高文林才不管堂弟啥心情,说个痛快,让你以后再来说什么看在高家份上,我和你分宗了,两个高家了,以后你也别为了你娘丢人事在我跟前为难自己,咱们两不相见最好。
最后总结了几句:这是我宗族大事,多谢堂弟费心,咱们以后是两家人了,没啥事就不用见面,看着堂弟总替婶子来赔礼,不来往就没这个事了吗,也不用堂弟左右为难。
高文才没法说话,不过他后面都是听着的,这时更无言,加无脸。
回家后大发雷霆,当然不是对着妻儿,也不是对着父母,自己在屋里摔了一堆东西。
高文林是在堂弟走了后,吐了口气,舒心呀,难怪女儿说她有气不会留着过夜,压着多憋气呀。
痛快!就是人在外面也好,在家也好,哪能像女儿说的,什么气都不受的想痛快就痛快?
高文林哼起了小调:你是风儿我是沙,好像听贾先生哼哼过,高文林笑着摇头,这个贾先生,这么大年纪了,还哼唱这种。他不知贾先生改良他闺女的歌。
他正在看父亲留下的册子,上面写了祭祖修坟具体时辰,对,就是今年,看来父亲已经有了安排,还有墓碑已经重新刻好,在石匠那里。
放下册子,他开始写宗谱。高家就是以高成继开始,而高文林想把父亲的画像载入,前几天就是让人给父亲画像去了。
一个宗族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为基础,首先宗祠祭祀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这个宅子以后就是高家祖宅了了,一般宗祠在祖宅里,可是高家宅子太小,前院是正院,建个佛堂还凑合,建祠堂不可能了。
高文林扶额,要不这么多年没动,动不起呀。
突然册子里掉下一张纸,高文林捡起来一看,愣了!
是隔壁的房契。
宗谱一般由序文,谱例,目录,家训族规,族墓、祠堂、族田的情况组成,自始迁祖以下全族已故和现存的所有成员的谱系世表。
家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谱系名录,记载各房支下每一男性宗族人员的名、字、号,功名仕宦情况,婚姻、生育情况和享年、葬地。女性在家谱中也有记载,但都不见名字,外族之女嫁来后就加入了丈夫的宗族,但她只能以“某氏”的名义附见于丈夫之后,有时注明原是某地某人之女;本族之女嫁出后就脱离了父亲的宗族,她只能以“第几女”的名义附见于父亲之后,并注明适某地某人。
而能立家传的,都是本族引以为荣的名宦、名士、忠臣、孝子、烈妇、贞女等。
宗祠祭祖,仪式隆重,是最为重要的宗族活动。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宗祠又是处理宗族事务,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了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对奴婢佃户的惩罚也经常在祠堂中决定并执行。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
宗祠还是教育本族子弟的处所。在祠堂进行的祭祀、会食、团拜、读谱、对犯过族人进行惩罚等活动,有教化作用。不仅如此,许多宗族都在祠堂设有家学,学中塾师由族中“品学兼优”的士人担任,又称义学。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