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大的乱坟岗一下子就变得安静,只有百余人点燃的火把照亮一个个无字碑以及坟头。

陆云逸看着被挖开的大坑,久久无言,

这次风波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其中参与的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心思,并且都拿到了各自想要的“筹码”。

毛骧展现了鱼死网破的底气,也或多或少削弱了自身锋芒。

百官通过对敌、压制锦衣卫的方式,来表明决心,市易司绝无可能。

商行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取得了好的结果,至少通过外敌之手,一扫积弊。

至于自己,打击了毛骧又看清了朝中百官的心思,局势进一步清晰…

或许,其中损失的,也只有那么将要被抄斩的走私之人,以及那些死的高丽人。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看向北方,眼中露出一抹疲惫,

不论何时…

京中都要比大宁要难混的多,

上有皇帝太子,下有文武百官,

不论哪个都不好对付,想要从这等人手中讨得便宜,太过费劲。

还是在关外雄踞一方,来的简单直接。

“云方。”

“大人。”

“苏晚蘅的调查如何了?”

“大人,还在调查,暂时没有结果,

不过仅从京中一些讯息来看,就是一名颇具名气的风尘女子,被新沉商行看重,选来府中。”

“嗯,派人继续查,新沉商行也要探查一番,

若是人手不够,就与徐增寿开口,从他那借。”

“是!”

“回去后准备一下,待到都督府的堂议完成后,咱们就离京。”

“是!”

太阳东升西落,一日的时间眨眼而过,调查走私一事已经从锦衣卫交到了三司衙门,

气氛凝重的京城也得以慢慢平息,官场众人终于是松了口气,

至少锦衣卫没有再像前些日子查抄逆党时那般横行无忌。

应天商行也在快速恢复正常,

一番争夺之后,被抓捕的管事以及伙计又重新被填满,

忙碌的气息以最快速度回归,像是什么受到影响…

整个京城似是又回到了以往的平静日子,安定祥和,

官员百姓两拨人互不干涉。

左军都督府衙门,

时隔三日,堂议再次召开,

一众都督与官员纷纷赶来此地,这一次旁听之人比先前更多,

四个都督府都有派人前来,甚至一向很少露面的兵部尚书沈溍也来到此地旁听。

见到这般阵仗,一众到来之人几乎可以确定,

今日就要定下辽东都指挥使的人选。

正堂内,与上次的座次一般无二,

上首是都督朱寿,

左侧下首是都督同知李新、陆云逸,

右侧下首是两位佥事、萧琦与陈春。

魏国公、武定侯、长兴侯、沈溍等人坐在外围,脸色有些严肃。

一直到所有人都到齐,都督朱寿直言“开始”之后,

一行人的脸色才有几分变化,变得充满期待。

朱寿端坐在上首,目光扫视一圈,沉声道:

“今日堂议,依旧是为了辽东都指挥使一职。

经过三日对各个将领以往成绩的归纳整理,

本督依旧认为,武德卫指挥使陈恭,资历深厚,战功赫赫,且对辽东局势了如指掌,是最合适的人选。”

话音刚落,崇山侯李新却一改往日态度,朝着朱寿拱了拱手,说道:

“我以为,金吾左卫指挥同知潘敬,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年纪不大,行事果敢,

在金吾左卫任职期间,治军有方,且对辽东局势有着独到见解。

如今辽东局势复杂多变,正需要这样一位行事稳妥,又有冲劲的将领前往坐镇。”

都督佥事萧琦听闻,微微点头,随即附和道。

“崇山侯所言极是,

潘敬在军中素有贤明,且曾在辽东任职、人文地理皆有深入研究。

在如今,辽东之地,不仅需要资历,更需要创新发展。

潘敬若能上任,与北平行都司形成合力,定能为辽东带来新气象。”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对于崇山侯的改变十分意外。

右侧下首的都督佥事陈春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朝着朱寿说道:

“都督,末将以为,

陈恭大人经验丰富,根基深厚,

若由他出任辽东都指挥使,可迅速稳定局势,确保辽东无虞。

而潘敬虽行事稳妥,但尚无独当一面之经验,

面对辽东复杂局势,恐难自理。”

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朱寿眉头紧锁,看着堂下众人,心中陷入沉思。

无形之中,地方指挥使已经被排除在外,京军之人也同样如此,

只剩下上直十二卫中人,

这其中难免有宫中的意思。

片刻后,朱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

“既然各位意见不一,那便举手表决吧,

本督与崇山侯、萧大人、陈大人四位佥事,再加上陆大人,一共七人。”

此话一出,不少大人暗暗攥紧了手掌,眼睛微咪,露出其中一些期待。

朱寿沉声道:

“支持陈恭大人的,请举手。”

说罢,朱寿率先举起了手,

紧接着,陈春也缓缓举起了手,另一位许佥事也举起了手…

朱寿见状,心中一沉,但面上却未表露分毫,

他再次说道:

“支持潘敬大人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李新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

萧琦见状,也紧随其后,

紧接着,堂内又陆续有两人举起了手,分别是另一位佥事和陆云逸。

朱寿看着堂下举手的四人,心中五味杂陈。

自己虽为都督,

但在这种关键时刻,也不能独断专行。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以举手表决的结果为准,

潘敬大人,作为辽东都指挥使的备选呈送宫中,由陛下决断。”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反应不一。

支持陈恭的几人,面露遗憾,而支持潘敬的几人,则露出了欣慰笑容。

还有一些大人暗暗摇头,

十人名单…最后只剩下了两人,

其余八人本有一飞冲天的机会,但现在都飞之夭夭。

堂议结束,众人纷纷起身,陆续从正堂内走出。

都督府门口,潘敬身姿挺拔,身着一袭深色官服,神色间带着几分期待与紧张,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他目光不时望向府内,心中暗自揣测着堂议结果。

不多时,便见武定侯郭英率先迈步而出,

潘敬赶忙迎上前去,恭敬行礼。

“侯爷。”

郭英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抹温和笑意,拍了拍潘敬的肩膀道:

“潘大人,今日堂议结果已出,你被推举为辽东都指挥使备选,呈送宫中由陛下决断。

此次能得此结果,多亏了众人支持,

走,随本侯去向几位大人道谢。”

潘敬心中一喜,忙不迭地应道:

“多谢侯爷提携,下官这就随您去。”

两人一同返回正堂,此时堂内众人还未完全散去,

接着,郭英带着潘敬来到李新面前,潘敬行礼。

“多谢崇山侯在堂议上为下官说话,下官感激不尽。”

李新哈哈一笑,爽朗道:

“潘大人不必客气,本侯也是看中你的才能。

辽东之地,正需要你这样有冲劲、有见解的将领前往坐镇,希望你能有一番作为。”

潘敬郑重点头。

“侯爷教诲,下官铭记于心,定当全力以赴。”

随后,他们又依次向萧琦等支持潘敬的大人道谢。

萧琦看着潘敬,眼中满是期许。

“潘大人,辽东局势瞬息万变,你上任后,需与北平行都司紧密配合,共同应对其中乱局。”

潘敬恭敬回应。

“萧大人放心,下官定会与各方协同合作,确保辽东稳定。”

陆云逸站在一旁,看着潘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笑意。

潘敬也注意到了陆云逸,走上前去,拱手道:

“陆大人,此次也多亏您支持,下官才能有此机会。”

陆云逸摆了摆手:

“潘大人,辽东之地,关乎朝廷边疆安稳,以后咱们可就守望相助了。”

潘敬再次行礼。

“陆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