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故名由来

这是极高明的转移话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来到顾濯身上,带着紧张凝重的强烈好奇心,等待那个答案的出现。

您才把第二个问题给解开,便已天下无敌到连天道宗祖师那般近乎天道的存在都给杀了,要是您能再解开第三个问题……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羽化过后即是登仙,登仙过后又该是何等妙境?

届时该是天上也无敌了吧?

思虑中,难免也有疑虑生出。

比如以庵主的自身境界,凭什么能让人有如此突破,这未免太没道理了些。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只能由顾濯本人来回答。

屋檐外的雨还在下着,淅淅沥沥。

顾濯没有给出答案,反问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听到这句话,众人心想你莫不是起了授课的心思?

楚珺依旧是最先开口的那个人。

“我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想到的是您,即您本人。”

她顿了顿,说道:“后面我觉得第三问不该如此俗气,所以弃了这个念头,但如今再想起来,却还是只能给出这个回答。”

顾濯温和说道:“见天地,见众生,再见自己,这的确是循序渐进的一条路。”

楚珺听懂了,不再说话。

谢应怜心想这个推断是错的话,那该往什么方向去想呢?又有什么可能呢?

想得心烦意乱还是无头绪,她索性蹲了下来,盯着在青石板上张开的雨水去看,要从中看出一朵来。

裴今歌根本没去想这些。

“我不是你徒弟,没兴趣上你的课。”

她看着顾濯的眼睛,说道:“你只需要回答我一个问题。”

顾濯说道:“嗯?”

裴今歌面无表情问道:“你还是你?”

顾濯不意外。

那年在白帝山上,他便听到她对此表达过忧虑,原话大概是怎么说来着?

三问过后,你是否会变成两个你。

过去的道主,以及现在的你。

顾濯记得很清楚。

“我还是我。”

他微笑说道:“白远是我,顾濯当然也是我,这世上不会有两个我。”

裴今歌似是不满,声音微冷说道:“都死过一遍了,还要粘乎着分不清吗?”

顾濯提醒了句:“我本来也没再用白远这个名字了。”

话音方落,谢应怜突然抬起头,一脸莫名其妙问道:“所以为什么白远这俩字被讳莫如深,总不可能只是为了避讳吧?”

这是裴今歌也不知道的隐秘。

顾濯笑了笑,说道:“当然不是避讳,我是道门的人,又怎会去避秦国的讳。”

楚珺问道:“那到底是为什么?”

顾濯的语气几分无奈。

“我姓白,那些年恰好还在修行界上略有名声,白家就觉得我其实是离散在外的私生子。”

他说道:“出于某个原因,白家对此称得上是坚信不疑……”

话没能说下去。

谢应怜有些恼火地打断了他,不满说道:“别什么某个原因,这明显就是最重要的地方,你都决定说出来了,怎么能忽略过去的?”

裴今歌与楚珺对视一眼,发现彼此都想到了一处去。

“那个原因是……”

顾濯的语气难得复杂,不是感慨,不是唏嘘,而是极度的无语:“我当年曾经帮过王祭。”

谢应怜愣住了,心想这似乎还挺有道理的?

若不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当年的你为什么要帮王祭?

这足以令白家上下坚信不疑,甚至认为这是你在释放出信号吧?

裴今歌没有因为猜中事实而喜悦,只觉得好笑。

楚珺沉思片刻后,问道:“王前辈破门而之事举世皆知,因此白家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做了很多事?”

“嗯。”

顾濯想着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因无语而沉默。

当时的白家已经意识到秦国的艰难处境,正为此而不断尝试自救,而他则是那数根承载着希望的稻草之一。

在这种情形下,太多乱七八糟的手段被用在这件事里面了。

比如他受邀参加某场宴席,席间总有人试图与私下闲聊,且语重又心长。

比如他总是遭受某些突如其来的示好,兜兜转转到最后也还是白家,且在此前恰好有人试图打压他。

无论何种比如,最终都会绕到那个白家上,都有着同一个诉求——令他归心。

结果当然也只有一个。

“然后呢?”谢应怜问道。

这的确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又怎足以让白远这两个字被历史的尘埃淹没?

其中必然还有变故。

“这件事弄得我很烦。”

顾濯说道:“而且随着我在道门的地位越来越高后,更烦。”

假若余笙此刻在场,想来会在这时候接上一句话,说这就是他变得不爱讲道理的原因——当年的他为此说过太多道理,奈何白家无人听。

“为了把这事给解决掉,我做了个比较直接的决定。”

顾濯的语气毫无波澜。

楚珺神情微变,眼里都是荒唐色,迟疑问道:“这……难道就是道门和大秦不和的开端?”

谢应怜却是好生赞叹敬佩,忍不住鼓起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