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章 禅让
二月二,龙抬头。
过了二月二之后,春耕的活动就彻底的展开了。
今年的农作物种子,不管是土豆、玉米、地瓜,还是辣椒、生、番茄,一样都不缺。
整个大唐,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如今都在努力。
毕竟,农业是一切的根本。
就连李宽也是亲自带着程静雯和武媚娘下地干了半天的活,体验了一下为何会有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这句话的含义。
之后,他就开始马不停蹄的不断的视察各个作坊和工地。
这个做法跟以往的帝王都是不大一样。
所谓的空穴不来风,这个事情传的这么开,应该就是陛下有意为之的。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跟秦琼有着类似心思的人,其实有不少。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今天是户部的侍郎来视察,明天是万年县县衙过来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是的,每个地方的情况都很不一样,这个世界还有不少地方都需要安排人去探索。
一方面,他们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算是门生子弟了。
李世民的心情很不错。
我阿耶跟在陛下身边都没有能够说服陛下,还劝说我不要轻举妄动。
本来他还有点幻想,觉得是不是李宽在背后搞事。
虽然过去这些年你的表现让大家非常放心。
《太子殿下视察劳牛发动机作坊,亲切的鼓励作坊的匠人们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好在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基本上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虽然很多人心里面都已经有准备了。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十六日。
上了年纪,想法慢慢的也在变化。
之前李宽搞出来的哪个年龄限制,也是有一部分这个意思在里头。
这个时候要是做错了什么事情,那个代价绝对是非常大的。
以后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事情,就要靠你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
然后礼部就开始安排后续禅让的具体事宜。
“听说陛下的船队刚刚到达广州的时候,陛下就已经对广州城的官员们透露了今年要禅让帝位给太子殿下的意思。
《太子殿下视察水均制作所,作出重要讲话》
谁也不可能再蹦跶出什么新鲜玩意出来。
年轻一代之中,还有很多杰出人物,我们也要给他们滕一腾位置了。”
而是专门发布了第一份圣旨,表示今后都将使用贞观作为年号。
后天则是观狮山书院的教谕们过来参观访问。
“长孙兄,长孙司空就跟在陛下身边,他肯定最清楚陛下的意思了。
“父皇言重了!
……
都这个时候了,李宽已经掌控了大唐的大部分局面。
……
作为大唐帝国第三任帝王,李宽今天正式的登基为帝了。
“宽儿,这一次在大海上飘了半年多,算是对你搞出来的地球仪上的很多地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海上没有事情的时候,李世民也是忍不住回顾了一下自己的一生。
一时之间,作坊城的各个作坊都在忙于接待各路官员。
我大唐能够有今日的局面,都是父皇的功劳。
御书房里头,除了兰和和李忠在旁边伺候,其他的宫女太监是一个都没有。
这样子他们悬在上面的心,才能真正的落地。
要不然这种事情,谁敢这样子讨论呢?
这种情况下,长孙家肯定是对李宽登基有着非常大的担忧的。
秦琼和程咬金他们自然也是跟着在人群之中迎接李世民。
禅让仪式显然不是今天就能搞定的,也不是明天开一个朝会就算结束了。
李宽不是第一次跟李世民谈到日不落帝国这个词语。
“叔宝,看你这话说的,你这身体好着呢,再干个几年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世界,果然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啊。
更多的时候,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社会地位的提高。
不过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还是有点惊讶。
比如李宽要来个三推三让,表示自己的谦逊。
这个时候,自然是什么好话都不要吝啬。
之前的时候,李世民还没有什么感觉。
这个时候,自然有一部分人需要退下来。
“水均,到了现在为止,我才觉得开设作坊这个事情,算是真正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啊。”
整个仪式没有什么意外,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
不管是朝中什么位置,他们都能找到相应的人去替代。
这可是太子妃的亲爹,李宽的铁杆支持者。“我不是说笑的,我是真的觉得身体跟不上了。
程咬金多聪明的人啊。
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虽然不能说是去海外享福了,但是跟苦日子还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当初也幸亏你提议让高明去澳洲,让李祐去南洋,后面也给了雉奴一个美洲的选择。
郑海很是失望。
水均这些人,自然是希望李宽早点登基为帝。
父子两人在颐和园谈了一下午,到深夜时分,李宽才出了宫。
不过他也算是真的明白长孙家的意思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按部就班的走流程了。
另外一方面,他们又都跟大唐集团关系密切。
自己正好可以考虑联合一帮人,是不是也玩一出“清君侧”呢。
点都德里头,洪益心情很是不错的水均喝着小酒。
朝中百官也都是聪明人。
长安城里头,就连马车夫都知道。
无非就是意识到了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影响力非同寻常,不想掌握这部分权利。
可是他搞的太急了,生生的富裕的大隋搞的破离支碎,最终落得了亡国的下场。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传太子殿下什么时候登基呢。”
朕小时候对他还是颇为佩服的。
整个大唐,今后不管是哪一代的皇帝,都使用贞观作为年号。
“能怎么办,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嗯,多亏了太子殿下啊,要不然哪里有我们的今天?要是没有太子殿下,估计我还在蜜桃村种桃树,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呢。”
当朝太子这么重视的事情,他们不管是真的重视也好,还是做一做样子,肯定都要表示自己的积极性。
哪像是李宽,不仅亲自带着一堆大臣去到各个作坊视察,每到一处还要发表各种各样的发言。
那简直就是什么都不算。
这一趟出行,很多事情朕也是想通了。
但是他是真的什么也不敢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