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只要不跟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比较,他们还是能够吊打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员的。毕竟,,识文断字,见识不凡,这就已经可以吊打绝大部分的竞争对手了。

但是吏部之前都是长孙党的地盘,从上到下有很多人都是长孙党的人员。

上官仪也在一旁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到时候整个关内道都处于太子殿下的控制之下,不管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再担心了。”

“战场上面的事情,哪里有那么绝对的。

“我听说大唐的一些造船作坊,现在愿意出售一些海船给到普通商家。

按照我对大唐水师的了解,这一次肯定可以把大食水师打败,彻底的霸占整个西洋海域。

毕竟,对于在场的人来说,他们都是现在这个体制的得益者。

“要让朝廷的各项改革措施能够执行下去,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吏治。

“郑兄,听说这段时间观狮山书院直接抽调了上千学院,要进入到西域省的各级机构里头实习。

如果继续温水煮青蛙,情况肯定就会越来越不利。

所以长孙家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是放在了西域,放在了丝绸之路上面。

作为大唐第二大的造船作坊主,萧家在大唐造船业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阿耶,我们的造船作坊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单单匠人就有超过两千人。

这些年又是一直都处于战争之中,军中肯定也是有不少好手的。

褚遂良也趁着这个机会给长孙党的人上眼药。

大唐各地的医馆修建的越来越多,基本上每个州县都有自己的医馆。

“太子殿下对他们采取了怀柔的政策,这帮人就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李世民把权利慢慢的交接给了李宽,这时候不需要李宽说什么,都有一帮人主动的跳出来打压长孙家。

王玄武也难得的在旁边插了一句话。

如果下面的人都阳奉阴违,那么就变成政令不出长安城,甚至政令不出颐和园,没有什么意义了。

萧锴也不是傻子。

要不然那些勋贵世家,真的就要蠢蠢欲动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慢慢的变得不一样了。

毕竟太子殿下如果连长孙党的人都能轻易的放过去,那么五姓七望的人自然也没有什么问题。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应该尽快的扩大这个比例。

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幸福感自然是在下降了。

在皇位面前,什么不可能的事情都会变为可能的。

“你呀你,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每天都要好好的看一看《大唐日报》,关注一下国家大事。

“自从陛下南巡之后,太子殿下公布了不少新的施政方针,但是原本长孙党的官员对于这些方针总是阳奉阴违,并没有完全的贯彻下去。

如今的海船是制作的越来越大,制作工艺也是越来越复杂。

如今李宽在朝中设立了顾问委员会,让萧瑀成为这个机构的负责人。

甚至有不少县丞、县令已经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在担任了。

马周基本上没有怎么犹豫,也表示了对许敬宗的这个提议的支持。

这样就相当于丝绸之路这个商路,完全被观狮山书院掌握了。

不仅成为了教育部部长,还有望在李宽登基之后更进一步。

这让长孙冲非常的不爽。

吏部这么重要的一个部门,自己居然还没有完成彻底的掌控。

而经过太子殿下的多次改革之后,朝廷各个衙门的胥吏的数量已经增加了不少。

大唐对外贸易主要就是海路和陆路两条路线。

在这里,哪怕是一个普通百姓,甚至是一个乞丐,他们看番邦外族的眼神,都是高人一等的。”

有些看起来跟大家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最终都会对许多产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大家认识那么久,对彼此的情况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当萧家旗下的产业在大唐的经济结构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的时候。

……

到时候许敬宗提出来的改革方案,自然可以很顺利的进行下去。

“好!那我们就安排人去动员各个学员。

至于这样子做会不会招来百骑司或者是情报调查局的关注,他已经不管那么多了。

郑海看了一眼长孙冲,很是坦诚的把这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那么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产能用来生产商船。

但是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她还是很难接受。

郑海倒是一下子就听明白了长孙冲的意思。

这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一旦错过了之后,万一过个几年,朝廷再改革一把,我们再想安排人进去就很难了。”

你长孙党再厉害,也不可能跟整个朝廷作斗争,不可能在西域能够搞过朝廷大军的。

以前李世民在长安城的时候,朝廷打压的世家大族,主要是五姓七望和一些各道豪族。

海路的话,由于早年间长孙党跟楚王党之间的深刻矛盾,基本上没有什么长孙家的事情。

就比如人口调查这个事情,有些州县完全就是走了一个形式,提交上来的数据经不起特别的推敲。

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都还不联合起来,那么以后我们在大唐的存在感就越来越低了。”

可是一旦他们掌握了权利,难道就会一直都听话吗?难道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就真的不会贪腐,不会欺压百姓吗?

太子府中,程静雯顺便听了王玄武汇报的最新情报之后,很是无奈的在旁边吐槽。

看到属下们都那么支持跟人斗,李宽自然不会反对。

哪怕是到时候朝廷要不断的削弱世家勋贵的影响力,萧家受到的影响都会比较小。

并且有很多胥吏,本身也是拿着朝廷发放的俸禄,他们也算是朝廷的人员了。

对于这个变化,我觉得不仅我们两家需要担忧,其他人也是一样有这个担忧。

而四品以上的官员,也不能干到老,顶多就是到七十岁,不管身体是否健康,都必须致仕。

但是这两年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

长孙冲的这个提议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意,但是却是很有实际意义。

从没有品级的胥吏开始,做个几年之后,慢慢的成为县丞、县令,之后的提拔,我们就能帮忙使劲了。

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们可以一直身居高位,直到去世。

“长孙兄的意思是让我们渭水学院的学员也尽可能的参加到西域省的人员选拔之中?”

李宽这话一出,大家立马眼前一亮。

长孙冲发现自己阿耶不在,很多事情都在变化。

事实上,任何一个使臣府邸,都具有一定的情报收集的功能。

到时候还真就没有我们什么事情了。

而到了州县这一层,如果五十五岁都还是六品及以下官员,那么也强制性的致仕。

他们就是从这样的方法之中开始的。

就连萧瑀也说道:“太子殿下,老臣完全支持这个提议。

在他的努力之下,长安城的新罗人也确实越来越多。

公私兼顾的事情,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啊。

使臣,我们要不要也接洽一些商家,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出售海船给我们?国内有不少商家都是非常看好海贸生意,愿意跟在大唐商家背后喝一口汤呢。”

这种事情,单靠朝廷的旨意是没有办法完成的,需要有合适的人去执行才行。”

所以他一直都支持新罗王国所有的勋贵子弟都应该来大唐接受教育,来大唐学习。

这种进入到体制内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之前主要是针对五姓七望,但是现在看来,所有的勋贵世家,其实都是在打压的范围之中。

萧瑀的眼光自然不是萧锴可以比的。

这个时候,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在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努力下,在朝廷赋税的有力支持下。

就比如大唐水师出征西洋这个事情,陛下都亲自跟着南洋舰队去攻打大食帝国了。

不过现在整个东亚,除了大唐的造船作坊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制作海船的造船作坊了。

与此同时,原本在十八部里头的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也有不少被抽调前往西域省。

各个州府去不了,可以去到下面的县。

这里面蕴含的商机有多大,你难道不知道吗?先不说会不会有更多的商家进入到这个领域,哪怕就是现在的那些商家,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

实在不行,你就去偏远一些的地方,总是可以找到愿意要你的地方。

哪怕是进入到非常普通的书院,也要比在金城那边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以前的时候,李宽只是一个楚王,李世民在这方面的动作也比较隐晦,没有那么直接。

“爱卿说笑了,刚刚这个提议虽然对于大唐的改革来说很有好处,但是也有点太过生硬。

到时候从东海到南洋,从南洋到西洋。

这个时期各个书院毕业的学员,只要你愿意去当一个胥吏,那是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地方愿意要你的。

很快的,大家都表示了同意。

所以微臣才提议要尽快的对长孙党人出手。

要是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以后西域省的事情,我们就说不上话了。

并且他们现在在不断的谋取十八部的各个职位,假以时日,我们就算是想要反抗,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当爹娘的,只要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肯定就要操心一辈子的。

好在女王殿下独具慧眼,见到情况不对之后,立马就调整了态度。

微臣觉得朝廷可以设立一个规矩,比如州县下面的各个县令,如果到了五十岁都还是七品及其以下的官员,那么就必须强制性的致仕。

太子府中的书房里头,许敬宗正侃侃而谈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只有每一层级的官员对这个事情都有着充分的认识,并且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既很好的解决了改革的问题,又把历史遗留问题给搞定了。

“由于我们的声势大涨,这段时间五姓七望的那帮世家人员,跟长孙党走的也比较近。

……

“吏部这边,虽然微臣已经作为吏部尚书在全权负责部内的事情。

特别是造船业这种跟观狮山书院搞出来的新式科学技术有着比较密切联系的产业,是朝廷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

观狮山书院的学员,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变得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成为单独的一方实力。

一般的情况下,李宽跟朝臣们商讨事情的时候,王玄武是一句话也不会说的。

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等到明年下半年就在整个大唐展开。

然后对于一些订单,也要及时的安排伙计主动的去跟各个海商联系。

像是这种事情,肯定是要大家私下里先沟通一下,然后才会有一些比较正式的聚会商讨对策。

虽然他们制作的海船比不上东海渔业,但是也算是掌握了飞剪船的制作技巧。

最关键是现在听到了准确的消息,小玉米真的跟着南洋舰队出征大食帝国了。

褚遂良这话,倒也不算是夸张。

毕竟不管海船的规模多大,肯定都是跟陆地上的房屋没有办法比较的。

一直以来,出海的人员里头,就很少有女眷的。

但是与其以后继续丢人,倒不如今天丢点面子,把里子拿到了再说。

“太子殿下,如今陛下跟长孙无忌他们都已经前往西洋,亲自跟着水师出征大食。

李宽非常重视商业发展,商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这个情况,我觉得有必要跟女王殿下汇报一下,也要让金城那边的勋贵子弟知道。

甚至有些县衙里头还需要专门张贴‘不要随意辱骂殴打百姓’的宣传条,由此可见那些官员和胥吏是怎么对待百姓的。

许敬宗突然抛出这个提议出来,倒是很出乎大家的意外。

使臣,我发现这大唐的报复心是越来越重了。

萧府之中,听到自家阿耶跟自己突然提起扩大造船作坊规模的事情,萧锴心中满是疑问。

……

太子殿下,微臣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值得实施。”

当初跟大唐联盟对付高句丽的时候,国内很多勋贵都还想着今后能够跟大唐平起平坐。

……

这些海船,是可以考虑出售一部分的。

总不能莫名其妙的就把人拿下了吧?哪怕你是皇帝,也会有御史站出来表达疑问和不满的。

伴随着萧家的这个行动,大唐新一轮的造船热潮很快就来临了。

就连你们长孙家也是不例外的。

趁着长孙无忌和陛下都不在长安城,应该没有几个敢跳出来跟太子殿下您作对的。”

以前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非常的差,荥阳郑氏的优越感就非常的强大。

像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享受了数百年高人一等的福利,如今慢慢的被虚弱之后,自然是很难忍受的。

萧家的这个行动,算是把对了李宽的脉搏。

这个时候在船上生活,肯定是有各种各样的不方便。

这个顾问委员会,只向我负责,可以对朝中任何事情提出意见。”

“太子殿下一直都希望中央集权,希望所有的权利都收归到朝廷手中,完全就没有那种与世家共同治理天下的理念。

慢慢的,长孙家也都知道是什么回事。

而新人却是长期得不到提拔的场面。

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让大家都向改革靠拢,才有可能最终成功。”

那种唯我独尊,那种大唐之外都是蛮夷的想法,在很多百姓心中都种下了种子。

但凡是能够坐到他现在位置的人,如果是个善男信女,那早就被人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

“太子殿下才思敏捷,老臣佩服,老臣没有任何意见!”

说出去都是有点丢人的。

不管是哪个国家胆敢挑战他们的威严,就会遭到非常强烈的报复。

在这个时代里头,萧家要再想像过去一样有着那么大的影响力,继续按部就班的发展肯定是不行的。

与此同时,大唐水师也可能会在西洋驻扎一支舰队,这就意味着需要制作更多的战舰。

长安城的新罗王国使臣府邸里头,金大棒结合这段时间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跟金胜强在做汇报。

有道是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我们不抓紧时间多修建几个船坞,到时候一大堆的订单积压在手中,再想忙着扩产,估计就被人抢了先机了。”

把他们的位置让给更加年轻的人。

这个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李宽掌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改革。

许敬宗这话说的有点隐晦,不过大家都差不多听出来是什么意思了。

等到她看腻了,自然就不想到处乱跑了。

各个世家子弟,也都是有这方面的见识的。

“之前于志宁在暗地里联络各个世家,后面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算是初步的构筑了一个大家沟通的渠道。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家族中更多的子弟进入到西域省,先在这种新体制下积累一定的经验。

长孙冲很是气愤的说道。

但是李宽想要把权利从各个世家手中收归到朝廷手中,这里面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但是有父皇跟着一起出征,她就是想要折腾,其他人也是不会允许的。

这个时候,父皇的安全问题,可是比她还要重要,哪里还轮得到她折腾?”

李宽这么一说,程静雯倒是稍微放下一点心了。

李世民身边的护卫那么森严,有了房玄龄、狄仁杰等一帮人在他身边,还真容不得小玉米在那里折腾。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