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水师打败了,如果说对方的海船比自己的先进,对方的武器比自己的犀利,所以失败了,自然是不好听的。

太子府中,李靖难得的亲自过来给李宽贺喜。但是如果直接在西域种植,然后在当地纺织成布的话,这个运输成本直接就下降了一大块。

西域太大了,大家对西域的了解,其实都是一知半解。

“大哥,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运往凉州,最终运到西域。

但是如果修建这些道路,并不需要户部的拨款,陇右道行军大总管自己就搞定了的话。

倒不如说是因为碰到了大火,所以损失惨重。

如果运用的好的话,单单这些炸药包和火油弹就够大食人吃一壶的了。

县令和州府的相关人员,一部分从十八部里头的各个胥吏之中选拔,一部分抽调相关人员高升一级进行任命。

西域的不少地方,非常适合的生长。

艾力绅很是及时的转移了话题。

至于广袤的草原,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费那么大的精力去管理。”

只有这样子,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长治久安,才能真正的成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倒是便宜了大唐,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安排西域的事情了。”

我觉得朝廷可以效仿辽东道,在西域设立生产建设兵团,专门负责种植,并且适当的种植土豆和玉米,解决自身的粮食问题。

毕竟大家都知道薛仁贵是李宽当年的护卫,绝对是太子殿下的亲信中的亲信。

很显然,如何应该西域的局面,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但是今后如何统治西域,却是需要文官们好好的考虑。

而是会反过来帮你开脱一下。

席君买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不过事关国家大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许部长说的没有错,西域地广人稀,土地的价值看起来很低。

“你说呢?席总镖头,你们顺风镖局为那么多的商队提供了护卫服务。

这显然不是李宽的做事方法。

这对于发展我们大唐的经济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现在看来,这个大唐还真是跟西域许多人说的那样,是一个实力非常雄厚的国家。

尉迟恭也在旁边提了一下薛仁贵。

所以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对付他们的方法之前,我们留在西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你这是钻到钱眼里头了啊。

焉耆城,这是西州往西的有一个大城。

甚至老臣听说有些隔壁滩,千里之内都荒无人烟。

长孙冲显然是有点不能接受这个情况。

“之前听说水师那边穆阿维叶将军曾经在西洋那边吃过大唐水师的大亏,不过当时穆阿维叶将军说的不明不白,大家也没有特别在意。

大家都知道,西域那边,气候环境是比关内要恶劣的。

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一些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各种损耗也会更低。

但是是不是一定要使用这样的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如今八百里加急已经送到了,估计我们的报社也很快就会有消息送到的。

总之这个地方就是不能继续让原本的游牧部落发展壮大,我们要改变西域的人口结构构成。

但是现在西域落到了大唐手中,自己当初的那些努力,就全部变成给唐人做嫁衣裳了。

长孙冲说完这话,便不想跟长孙温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了。

都说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难。

西域到底是怎么一个存在,说实在的,朝中能够说出来的还真是不多。

听了文武官员的意见之后,李宽也没有再啰嗦什么,而是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从过往的情况来看,但凡是他们出动的时候,都是可以取得以少胜多的胜利的。

西域纳入到大唐的统治,这是肯定要做的事情。

毕竟这个年代,大家对于土地的需求,其实是比较现实的。

我们大唐的将士虽然很是勇猛,但是对上双倍的敌人,要想那么容易赢得战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跟武将们想的不一样,萧瑀考虑的东西是战争之后的统治问题。

西域这边铁器不够,他们就从肃州那边运输铁器过来。

“郎君,我们《长安晚报》也是有安排专门的写手跟着大军出征的。

虽然我们俘虏了几万大食人,但是用来修建这么多的水泥道路的话,还是完全不够看的。”

好吧,果然还是领导的水平比较高啊。

大总管可是专门吩咐了,在西域抓捕的奴仆,都算是我立下来的军功。

前段时间,朝廷安排大军出征西域,许多商家都跟着出动了。

“太子殿下,微臣觉得现在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处置西域。

虽然距离回到大食帝国至少还要一个月的时间。

李绩作为大唐军方举足轻重的人物,也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朝廷应该只是要求修建肃州到伊州的水泥道路,并没有同意修建其他的道路吧?大总管这么擅自开始安排其他道路的修建,到时候户部肯定是会有意见的吧?”

一方面,这个战争是李宽主导的,长孙党肯定是不想支持的。

“此言差矣!

下一次,我们就能把这次丢失的脸面全部都找回来。”

但是并不意味着长孙就会那么百分百的支持长孙冲。

“大军这段时间在西域处理了大量的牛羊马匹,还有其他一些金银珠宝,用来修建一部分水泥道路的话,确实也是够了。”

“太子殿下,这西域给大家的感觉就是气候干旱,黄沙漫天,还有非常巨大的沙漠。

那里甚至有着天下最好的马场,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就是在那附近的一片区域里头生长的。

微臣提议设立西域生产建设兵团,地址就落在西域草场最肥沃的地方。

先不说苏定方这么做,肯定是已经揣摩了李宽的意思。

人家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打败了无数个国家,成为西边最强大的国家,自然也是有着他们的道理的。

阿里虽然对大唐充满了怨恨,但是越是这个时候,他反倒是显得越冷静。

毕竟如果没有亲自去过大唐,那么这个人说的东西都是不值得相信的,很容易把我们给误导了。”

“这就是大总管让你多捕捉奴仆,甚至把捕捉奴仆的事情跟军功挂钩的原因吗?”

将军,我们国内其实就要一些商人是有去到大唐做生意的。

所以他们顺风镖局的人马捕捉的奴仆数量是远低于达飞的捕奴队的。

许敬宗虽然只是一个教育部长,不过他对于李宽的了解,其实是比许多人都深的。

否者到时候抄家问斩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要想结束战事,至少是需要等到明年,甚至还有等到后年也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单单不需要费朝廷的钱财,但却是能够把事情做得漂亮,别人就没有理由责骂。

“这一次大军能够在西域取得那么迅速的顺利,热气球营、连弩和重甲骑兵功不可没。

之后再慢慢的扩大试点范围,最终推广到全国。

这一次我听说将作监那边给热气球营准备了大量的火油弹和炸药包。

我觉得今后可以继续修建伊州到西州的水泥道路,还有西州到庭州,西州到焉耆城的水泥道路。

“将军,这一次回到大食之后,我们应该要跟国内的人怎么交代?

不过这倒是方便了苏定方他们。

所以长孙冲很不希望那些商家去到西域之后能够占到什么便宜。

“郎君,刚刚有八百里加急快马回京,大军在西域取得了大胜,大食人的十万大军,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了。”

到时候可以安置一部分到了年龄的将士,也可以吸引一批百姓移民过去。

每年耗费大量的钱财,才有可能将这片区域管理起来。

萧瑀问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至于其他人为什么做出跟自己不一样的选择,那是因为这些人为了拍马屁,选择性的忽略了其中的风险。

但是现在都做了无用功了。

如果朝廷真的可以在那里开垦土地,那么我们大唐的需求,绝对是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

“本来就是这个原因,你们有什么好纠结的?难道我们还要另外的再编造一个理由吗?”

但是基本的认识还是有的。

所以顺着萧瑀和岑文本的话题,他提出了在西域设立西域道的建议。

到现在为止,布已经超越丝绸和瓷器,成为大唐对外贸易最主要的一种货物。

……

“恭喜太子殿下,苏定方和薛仁贵果然不负重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胜利。”

只是苦了李雪雁,以为可以在长安城好好的享享福,现在又要去遥远的西域了。

要是不趁着这段时间多立下一点战功,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

您觉得这个说法怎么样呢?”

为的就是趁着这个机会能够好好的发一笔战争财。

要不然到时候阿里将军的威名就保不住了。

这也是后世很多政策喜欢使用的方法,先在一些地方搞试点。

我们的丝绸等物品运输到了极西之地之后,可以兑换到大量的财富。

甚至席君买自己都没有做的比他更好。

这个时候,自然是有必要让大家多了解一下西域的情况。

达飞显然一点也不担心苏定方他们会受到责怪。

达飞这么一说,席君买倒是找不到任何再嘲讽他的理由了。

这大唐果然跟我们之前想象的很不一样。

别看大食人在西域横扫一切,那些部落和番邦属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奥德赛在旁边也满脸惋惜。

我觉得今后有必要专门安排人去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情况。”

席君买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哪怕是试点出了问题,影响也是可控的。

这个时候,他自然也是支持朝廷将西域管理起来的。

他倒也不是不支持废道改省,只是有点担心这个投入和产出到底划算不划算。

我们能不能也制作出类似的东西出来。

甚至这种局面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立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留下的只是少数没有反应过来的大食人。

除此之外,朝廷现在已经在修建肃州到伊州的水泥道路。

更加关键的是在西域实现经济发展之后,可以吸引更多的百姓主动的移民西域。

谁知道现在才发现,这些故事原来都是来源于真实的案例啊。

“没办法啊,大总管也说过了。

但是西域也有塞上江南,有着巨大的湖泊。

一旦这个布产业在西域发展起来,不仅可以给朝廷带来大量的收入,也能让朝廷在西域的投入得到丰厚的回报。

当然了,这种事情,肯定不会每个人都同意。

“我觉得不仅要打听大唐的情况,更加要打听这些东西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但是这些投入跟产出相比,却是显得很鸡肋。

不像是达飞,只要忙着抓人就行了。

“如果需要户部拨款,他们自然是会有疑问的。

这场战争的具体情况,很快就能知道的。

让大家知道大唐这一次到底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

但是其实他对李绩也是非常信任的。

战争已经顺利了,在贺喜的同时,自然也是要思考一下这次作战的利弊和收获了。

西域这里粮食不够的话,他们就从肃州那边运输粮食过来。

“西域省?太子殿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需要向西域安排的官员数量就非常多了。”

“萧相说的没有错,朝廷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今后如何处置西域。

在天上脚下,那里的气候其实是非常适合种植的。

哪怕是他很不爽,那又有什么用呢?……

“萧相,你刚刚形容的西域的那些环境,其实都是西域客观存在的。

“一个奴仆就是一万唐元,这还是给的优惠价格。

长安城中,不仅程家和尉迟家安排了商队跟着出发,就连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清河崔氏他们也都是有商队跟着出发呢。

一行人就这么风尘仆仆的朝着西边而去,算是将大食帝国伸到了西域的这只手彻底的给缩回去了。

之前朝廷对西域用兵的时候,太子殿下就跟户部说过了,这一场战争,不需要费户部的拨款。

朝廷如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除了推广海上贸易之外,陆地上的贸易也是非常有必要进一步的扩大。

程咬金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占领这块土地能够给朝廷带来好处,那么这块土地就有占领的意义。

各方都在议论纷纷,思考其中的利弊。

但是长孙冲却是没有让自家的商队参与其中。

这个时候,自然是要找一个让人比较好接受的理由啊。

这就是长孙最想看到的场景了。

不过你也不要完全乱来啊。

“我们在许多城池里头都还有不少的金银财宝和牛羊马匹没有带走,就这么留给了唐人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早知道会有今天,我们就不应该把龟兹国那些国家的王公贵族都屠杀的一干二净。

时间会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管家长孙宽却是小跑着闯了进来。

好在大家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到时候统一口径就行了。

果然,很多东西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之后,才能领会到其中的痛啊。

战争已经胜利了,这个胜利经验的总结,就交给武将们去做了。

这个时候大家就不会觉得你的失败恨不应该了。

并且那里土地非常广阔,只要愿意去的百姓,朝廷都可以直接发放一千块的荒地给到大家开垦。

从长安城运输布到西域,运输成本是非常高的。

虽然长孙温在家中的地位跟长孙冲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作为李宽的丈人,未来的国丈,程咬金的立场是毋庸置疑的。

这就意味着布生意在西域将会变得大有可为。

萧瑀纠结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特别是在极西之地,那里更是有大量的国家存在。

这一次,也不用说什么设立西域道了,直接在西域设立新的省。

虽然热气球和连弩,还有重甲骑兵其实才是真正失败的原因,但是这些东西要是拿出来说,大家就会认为是阿里带兵不行,所以才败在了唐人手中。

像是热气球这个东西,其实西域这边并不是没有人知道。

假以时日,如果我们大唐百姓在西域的数量占据到一定程度之后,西域就成为我们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薛仁贵这一次的表现也是不凡,之前在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干了几年,行军作战的本事倒是一点也没有落下啊。”

哪怕是这个官是在西域,也一样有人抢着去。

只不过那些世家子弟可能看不上而已。

不过这样子就最好了,各种改革压根就不会有什么掣肘了。

李宽这么一说,其他人倒是不好再反驳什么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