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 戴全的杰作

自从有了,大唐百姓冬天的穿衣问题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

朔州北部草原的种植面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可以基本上满足大唐现阶段的使用需求了。

当然,这个种植面积每年都还在不断的增加,只是增幅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夸张了。

这的种植面积变广了,布的价格自然也就下降了。

因为长安城的勋贵普遍都在朔州北部有属于自己的种植园,再加上大部分人有修建了属于自己的布作坊。

所以大唐的布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不管是当初太原王氏的布作坊率先引入了水车来提高生产效率,还是后面的蒸汽机的运用,都让布的价格不断的下降。

既然热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进行传递的,那么自己制作一种容器,把这几种传热方式都给削减到最小,是不是就可以让容器里面的热水一直保温?一旦有了这个想法,戴全立马就行动了起来。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受过许多次亏之后,戴全再也不敢随便喝冷水了。

放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大龄劳动者了。

甚至为了让热水瓶能够更快的推到市面上,戴全已经让人用竹子编织了一个外框。

“嗯,全部都放在那里,看看这一次的抽真空设备的改进效果到底怎么样。”

在戴全看来,要制作一种可以保温的器具,必须从热传导和热辐射方面着手。

正常情况下,热水瓶里的水能够支撑八九个小时就基本上够用了。

“能够学以致用,你这个发明都可以入选明年的大唐皇家科技奖格物奖了。

但是冬天的时候,白开水烧开之后,很快就冷却了。

很显然,今天不是戴全第一次来准备样品了。

所以这几年他也一直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制作一种可以保温的器具。

……

戴全是李宽身边的老人,他有新的产品研制出来,自然立马就能见到李宽。

“你是怎么制作这个热水瓶的,为什么他能保温呢?”

所以热水瓶的保温效果不是很理想。

不过,能够在没有自己的指导之下就发明出一些新的东西,李宽还是非常高兴的。

至于十二个小时之后水温变成了二十多度,那也算是正常了。

当初他购买自己的第一套衣,费了差不多两贯钱,才在珍品阁里头抢了一套。

“戴师傅,这些都是刚刚烧制的双层玻璃瓶,已经根据您的要求在瓶底开了一个小孔用来抽真空。”

装了热水之后,过了四个小时还能保持在七十多度,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

抽真空是为了让热传导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现在就等着每隔半个小时就拿三个出来确认一下温度,最终绘制一条温度变化曲线出来。

原本保温一个小时之后,基本上就已经降到了室温了。但是加了一道镀银工序之后,保温效果立马上了好几个台阶。

这是李宽现在追求的方向。

“从上次的情况来看,在玻璃瓶内壁镀了一层银之后保温效果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不过,穿衣问题得到解决了,戴全却还是有一个小烦恼。

如果将就一下的话,都已经可以顺利的推到市场上去了。

如今再进一步的提高真空度的话,这款热水瓶一定会成为震惊大唐的一款产品呢。”

作为李宽手下最早的八级工,戴全如今已经快六十岁了。

各个衙门里头,只要早上有人负责烧水,给各个热水瓶都加满水,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大半天的需求了。

作为剥离作坊的老功臣,戴全在这里的威望是非常高的。

伴随着助手的不断汇报,戴全脸上慢慢的露出了笑容。

戴全侃侃而谈的样子,倒是让李宽觉得他才是一个穿越者。

但是整体的外形还是非常眼熟的。

虽然这个热水瓶的外表是层竹子编织的筐,跟李宽前世接触的热水瓶有所不同。

虽然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原理,戴全不是特别的清楚。

这么一来,布就算是彻底的取代了麻布,成为百姓们的首选。

先在《大唐日报》上面做一下广告,然后立马在珍品阁里头开始售卖,价格可以设置的高一点。”

然后那个镀银的工艺,是不是已经做到最优了,都是需要继续优化的事情。

这么好的东西,不应该只是自己一个人独自享受。

所以这段时间他都在为如何更好的抽真空做准备。

很快的,一个有一个特制的双层玻璃瓶就被放到了抽真空设备上,戴全很是熟练的亲自操作了起来。

虽然戴全已经上了年纪了,但是他一直都比较好学。

他这个人平时不喝茶,不喝汤,只是喝白开水。

李宽看到戴全手中的东西,立马很是好奇的接了过去。

“戴师傅,水温现在是九十一度!”

至于在马车上面的时候,那就更加不方便了。

哪怕是他去到一些作坊,想要喝热水的话,也是没有那么方便了。

当初观狮山书院格物书院门口马拉铜球的实验,他也是亲自去看过的。

戴全有充分的信心,这样的产品已经可以横扫市场。

不过,想起来简单,真正要做的话,还是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的。

按照他的设想,直接使用玻璃或者瓷器来烧制一个双层的瓶子,然后想办法抽真空,看看效果怎么样。

“戴师傅,水温现在是八十五度!”

这一下可把戴全给难住了。

后世普遍都是用铁皮来制作成外壳。

现在可以大规模生产了吗?回头让王富贵帮忙协调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热水瓶推出来。

不过前面几次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的抽真空效果应该不是很理想。

这个精神在他身上可谓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折腾了好几个月,他不仅确认清楚了制作玻璃瓶的最佳方法,还让蒸汽机研究所帮忙制作了一台可以用以抽真空的蒸汽机设备。

这篇论文里头,很是具体的将热的传导分成了几种情况。

换一句话说,使用不同的容器去装热水,热水变冷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但是追求完美的他,觉得还可以报热水瓶做的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