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相说的有道理,户部和观狮山书院可以一起合作,安排工作组去到各地。
按照李宽的设想,这个人口普查工作,在贞观二十二年底要完成。反正大家说的话都很有道理,无非就是把这个事情讨论透彻,然后指定详细的完善计划之后,尽快的开始执行。
但是展开人口调查的费,却是相对容易测算的。
“大唐如今正处于贞观盛世之中,连续高速发展了二十一年之后,各个州县的情况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不过,当他说到人口调查的推进计划的时候,长孙无忌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解决投入跟产出的问题。
随便瞎搞的话,哪怕他们全力去执行这个任务,最终搞出来的东西肯定也是五八门,达不到太子殿下期望的效果的。
至于李宽将调查的成本转嫁到了观狮山书院,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
再比如镇北道,当年那是突厥人的地盘,如今已经正式的纳入到了我大唐的统治之中。
朝廷管理天下,自然是希望信息越清晰越好,政策越精准越好,这样我们大唐才能维持长盛不衰。
“听说太子殿下这段时间跟观狮山书院算学院的教谕和学员做了很多讨论,这些人算是我们大唐对数字最敏感的一批人。这人口调查,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统计与汇总。
房玄龄虽然是支持李宽的,但是长孙无忌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他其实也有点纠结。
我们警察总署也可以提供一些警员配合工作组工作。
“诸位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通过这些手段的实施,确实可以让人口调查的工作变得更加顺利一些。
朝廷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产出的只是一堆数据而已。
他整整费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将人口调查的目的和好处给说明清楚。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人口调查在李世民看来,就是李宽烧的第一把火。
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人口调查的数据对于大唐将来的民族政策、鼓励生育政策、移民政策、劳役政策、兵役政策以及医疗健康、教育推广、救灾赈灾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
相应的,观狮山书院也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并且依托于这些数据来给朝廷制作一些政策参考。
这么一来,人口调查的难度就立马大幅度下降了。”
但是为了那一点点好处,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到底值不值得,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事情。”
甚至在这个调查过程之中,有些胥吏为了准确的去到一些人迹罕见的地方,还会出现性命危险呢。
每个道,每个州,每个县,每个乡镇,甚至每个村落都需要有人专门去从事这项工作。
李宽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众人,知道李世民其实是支持自己的。
这么一来,基本上就解决了投入产出相关的担忧了。”
关键是长孙无忌哪怕是知道了李宽的这种做法,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再说了,在这一年内,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人口出生、死亡和流动,这无形之中又给人口调查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一个州府是以汉人为主,还是以突厥人为主,亦或是其他人为主,这对朝廷制定一些政策,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不过,论起恶心人,他还是非常擅长的。
如果到时候人手不够的话,可以让各地书院安排算学院的教谕给当地的胥吏做一些培训,甚至可以让他们直接出面带着胥吏去展开工作。
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历朝历代,虽然都在做人口统计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一直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出来。
作为一个宰相,他虽然不是非常确定人口调查的具体意义,但是这是一件对大唐有好处的事情,这个他是非常确定的。
“无忌说的也不无道理,要准确的统计出大唐的人口情况,确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虽然他们算学院的水平肯定是比不上观狮山书院的,但是比一般的胥吏肯定是要强很多。
上千年来,这个数据一直都很暧昧,模糊不清。
许敬宗也适时的冒出来补充了自己的意见。
这里面就已经给出了一年的时间去调查了。
针对今后的人口调查费,全部由观狮山书院负责筹集。
当然了,长孙司空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个任务委托给观狮山书院,由户部和观狮山书院联合设立一个人口调查中心。
再比如海外的蒲罗中和难波津,以前那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我们唐人的活动踪迹,但是现在已经有数十万的唐人在海外生活。
与此同时,警察总署也会要求各地的警察署配合人口调查工作组的工作。”
所以他并没有首先站出来说什么。
不可否认,这些数据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但是我们大唐之前没有这些数据,也一样发展的那么好。
甚至可以说朝廷从来没有搞过这种范围的事情。
“宽儿,你给诸位大臣再解释一下人口调查的意义和推进计划吧,这不仅涉及到户部,还跟各个州县的衙门密切相关,也需要警察总署和观狮山书院算学院一起配合执行。”
“父皇,长孙司空关注的无非就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朝廷的每一文钱赋税都要到刀刃上。
再比如,吏部要考核各地官员的政绩,除了对比赋税的绝对值收入以及各地自己上报的人口数量之外,每个地方的具体人数,自然也是有必要核实清楚的。
所以哪怕是李世民了解到了人口调查工作的好处,心中其实也是没有底气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长孙无忌老奸巨猾,他没有直接跳出来否定人口调查的意义,而是以“很客观”的角度去提出了人口调查执行起来的难度。
这些问题,都是希望通过这个人口调查来搞清楚。
朝廷要制定一个政策,肯定是需要结合每个地方的情况,分门别类的制定方针来展开推进。
“除了观狮山书院之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书院,这些书院基本上都有算学院。
我们不可能跑到一个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州府去修建一个可以容纳上万人的书院,那是对朝廷人力物力的浪费。
“虽然这样对于朝廷来说是没有费什么钱财,但是观狮山书院终究也是我大唐的一份子。
如果将资金费在一些意义不是很大的事情上面的话,其实他的价值也是值得商榷的。”
这么酸不拉几的话,显然大家都选择性的无视了。
很快的,人口调查中心就成立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