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冲突(来个大章)
占城作为林邑国的国都,跟倭国的奈良城差不多,是模仿大唐的城池风格来修建的。
在林邑国内,有着小长安的称号。
甚至在范镇龙成为国王之后,还把王宫的名字也模仿大唐,改为了小明宫。
似乎这样就能跟大唐的大明宫相提并论一样。
可惜李世民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在大明宫办公了。
“国王殿下,托您的洪福,这一次小二历经多年研制出来的造纸技术,是对我们林邑国造纸技术的一次升华,可以有力的促进纸张成本的下降,让我们国内的百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识文断字。
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啊。”
知道自己的二儿子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之后,张辉自然要到小明宫里头跟范镇龙好好的汇报一下。
就让徐宋纸张铺子成为自己成功的垫脚石吧。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张华虽然不觉得徐才他们能够给自己增加什么麻烦,但是对方毕竟是唐人。
在占城这里,《大唐日报》等报纸,也是有商家带过来售卖的。
张大鹏这两天也没有闲着。
接下来,他就没有再得寸进尺的提出一些其他的要求,而是跟范镇龙天南海北的聊了一会天,然后才出宫而去。
我们林邑国如今一条水泥道路都还没有,这个情况肯定是不能一直这样下去的。
除了造纸作坊,二郎负责的水泥作坊和印刷作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假以时日,我们林邑国也能成为《大唐日报》里头说的那样,早日实现工业化,成为不属于大唐的存在。”
虽然是冬天了,不过林邑这里一点也不冷。
“大鹏,那徐宋纸张铺子还没有关门?”
所以知道林邑书屋开张之后的火爆场景之后,张辉立马就找了个机会进宫跟范镇龙汇报了。
现在张辉更是拿出《大唐日报》上面的工业化的概念出来,就更加吸引了范镇龙的注意了。
而关闭了几天的铺子大门,也有伙计在那里忙碌,显然是要开始重新开业的模样。
这一幕,很快就有负责盯着的伙计过来跟张大鹏进行了汇报。
这些人对于纸张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不管是用来练字还是记录东西,亦或是抒发感情。
但是造纸这个东西跟其他的玩意还是很不一样的。
造纸作坊对于林邑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存在。
“还没有,要不要我们装成客人过去问一问?”
“徐掌柜,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就你准备的那些纸张,能够卖多少天?
张华直接起身,准备过去好好的看热闹。
所以他还专门安排了人去盯着徐宋纸张铺子的动静。
哪怕是暂时还没有关门,也已经没有生意可以做了。
甚至,要是效果够好的话,还能给对方一个沉重的打击。
虽然造纸术也是工匠之术,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林邑,匠人的地位和商人的地位也都不高。
听了张大鹏的汇报,张华颇感意外。
张辉大概的解释了一下造纸作坊推进的艰辛历程,让范镇龙更加感受到如今的不易。
不客气的说,林邑国已经不是范家一家的国家。
……
我听说大唐那边,如今正在大力的发展水泥作坊,虽然我们的规模跟大唐还有差距,但是只要二郎奋勇直追,迟早我们也是可以赶上大唐的。
张华拿着一把折扇,像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一样,站在徐才的面前。
本来就已经有了安排,就更加不会在嘴上认输了。
要不然空口白牙的,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
但是作坊就设立在那里,张家有是林邑国的豪族,有不少的对手都虎视眈眈的在旁边看着,期待张家能够犯下什么大错。
张辉这话,充满了蛊惑性。
“既然你们要这样子做,那就放马过来吧!不过你们不要后悔,这个世界上可是没有后悔药售卖的。”
范镇龙听了之后,果然就对水泥道路的修建态度有了转变。
“谁说我们没有办法挣钱了?你不是唐人,你永远不知道我们的底蕴到底有多么的深厚。
到时候,我们的纸张和书籍甚至可以售卖到临近的其他国家,甚至让更多的商人直接去贩卖我们的纸张到各地售卖。”
读书人对纸张的消耗量,其实是跟自己的财力和才力,以及纸张的价格息息相关的。
范镇龙这个话说的有点隐晦。
看看大家怎么合作把这个水泥道路修建起来。”
“国王殿下,您说的没有错,水泥道路的修建,确实是需要费一些钱财的。
不管是为这么多百姓创造了谋生的机会,还是为我林邑国制作出了史无前例的高质量纸张,都是值得朝廷鼓励和支持的。
“呵呵,你跟我呵呵?张郎君,不管你们林邑书屋的纸张价格多少,我都只要你的八成!”
我光明正大的请求国王给自己免除赋税,其他人还能说出什么个不是来吗?
“哟!这不是张郎君吗?什么风把你吹过来啦?”
类似的场景,他在长安城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见过。
果然,范镇龙听了之后心情颇为不错。
再加上范镇龙确实也听说过水泥,知道水泥的重要性,所以也干脆给出了优惠。
不怕让你知道,就是现在比你们低一半的价格,我也还有钱挣。”
这几天下来,他也算是把林邑书屋的情况给彻底的调查了一遍,算是基本上做到了知己知彼。
张辉觉得自家纸张有着充分的价格竞争力,肯定可以畅销各地,甚至有朝一日能够售卖到大唐本土去。
“属下也觉得甚是奇怪,不过我觉得不用特别的担心,他们估计也就是已经提前预定了那些纸张,如果运输回去的话,还得额外支付运费,肯定是划不来的。
“这一叠纸张,难道就是二郎的造纸作坊里头生产出来的吗?
不过,张华显然不认为自己会是倒霉者。
“呵呵!没错,识时务者为俊杰,张郎君你在大唐待了十几年,对我们大唐的造纸技术应该有着比较深的了解了。
明年使臣去长安城进贡的时候,本王就让人带着一批纸张去作为贡品,让大唐的皇帝也知道我们林邑国已经不是当初的林邑国了。”
甚至林邑国海模仿大唐设立了市舶司,不过运行的不是非常顺利就是了。
虽然每次的销量不算特别多,但是价格却是卖的比长安城贵了十倍不止。
不过,这一次他们选错了对象啊。”
用你们唐人的话来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果然,范镇龙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张辉带进宫来的那些纸张上面了。
等到水泥作坊的产量进一步扩大之后,微臣觉得可以在占城内部先修建一条水泥道路,让大家见识一下水泥道路的好处。”
徐才这话一出口,张华的脸色立马变了。
哪怕是张辉今天不提,后面他或多或少也是会给出一些支持。
张辉说到大唐已经开始修建更加昂贵的铁路了,水泥道路更是修建的非常多了。
但是经过了多年的改进之后,今年总算是取得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效果。
“那个水泥作坊的事情,本王也是知道的,王宫里头有一栋新式建筑,如今就是在使用水泥作坊的水泥在修建。
“这个没问题!我们林邑国的纸张,之前都是大唐商家在售卖,除了征收微薄的赋税之外,对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
所以张辉自然不想搞什么小动作。
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蛮夷。
其他国家都是不如自己的。
在许多林邑国的人看来,这个天下是大唐第一,自己第二。
“郎君,虽然还没有倒闭,但是想来也是快了。这些唐人就是嘴硬,不肯轻易的认输。
“多盯着的动静,现在虽然没有开门,但是他们一直在搞小动作,估计占城里头其他唐商也在看着他们的反应。
跟铁路比起来,水泥道路的那点费就不算什么了。”
那样的话,绝对算是扬眉吐气了。
林邑国什么东西都想要跟大唐比,虽然明知道比不过,但是从来没有人放弃比较。
就比如两家人的恩怨比较深,我在某个行业干不过你的时候,在准备推出之际,就搞出一个超低价出来。
在他看来,对面这家唐人的铺子,无非就是在做垂死挣扎,想要恶心自己一把。
“你先安排人去筹划一下,到时候把修建水泥道路的事情拿到朝堂上跟大家讨论一下。水泥道路的修建,应该是要使用大量的水泥、砂石等物资,你也跟占城内其他的家族好好的联络一下。
在大唐那边,不管是长安城到洛阳,还是长安城到凉州,亦或是洛阳到登州,都已经修建了水泥道路。
张辉显然对造纸作坊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你可以看看我们能够坚持多久!”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这个话,从逻辑上似乎是说得过去的。
单单修建一条铁路,就至少可以修建两条差不多的水泥道路,甚至可以修建三四条。
虽然占城里头售卖纸张的商家有好几个,但是生意规模做的最大的就是徐宋纸张铺子。
客观的说,造纸术的进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颇有意义的大事。
许多市舶司的官员和胥吏都被收买了,只需要打点一下,就可以正常的进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