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李治在登州
长安城对于李治来说,是一个伤心之地。
等上船离开渭水码头之后,李治一路没有停留,直接朝着登州而去。.将近两千人的队伍,整整有十八艘船组成。
这么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登州,停靠在文登码头,自然引起了许多的注意。
“府君,九皇子来到登州,看样子似乎要在这里停留几天,我们要不要出面招待呢?”
作为登州的地头蛇,淳于家在登州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说,在登州除了现在的太子党,就数淳于家的实力最强了。
用一方地主豪强来形容他们,那是一点也不过分。
“当初九皇子是跟楚王……太子殿下争夺储君之位的,我们作为太子党的人物,自然是不大适合跟九皇子打交道。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当李治的船队停留在文登码头的时候,除了淳于难觉得头疼,市舶司的人也一样觉得头疼。
但是对于从事海贸的商家,以及相关的一些作坊主来说,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当然了,九皇子的身份毕竟比较特别,又不是携带这些东西去贸易的,所以征收了赋税之后,也不能跟其他商家一样对待。
但是像是瓷器作坊的匠人,丝绸作坊的匠人,还有布作坊的匠人和晒盐作坊的匠人之类的,就很有问题了。
“使君您这么安排的话,不管是九皇子还是太子殿下,应该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一旦登船离开登州,就意味着他这辈子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大唐了。
最关键的是各种匠人制作出许多货物之后,丰富了百姓们的生活,让大家手中的钱财有了更多的选择。”
还有那精钢,以前要购买一把我随身携带的精钢制作而成的佩刀,没有个百来贯钱是绝对不够的。
当初是跟着王氏一起从太原王氏过来的。
这要是到时候做错了什么,那就毕竟尴尬了。”
到时候他去到金山港之后,需要如何建设一座港口,肯定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借鉴大唐的经验的。
很显然,淳于难不大想在蹚浑水了。
要不然食盐这样的东西都还需要从大唐运输过去的话,长期来说肯定不是办法。
作坊城那边如今一年缴纳的赋税收入,就已经比一个道都要多了。
李治算是李宽的半个徒弟,对于李宽的很多想法,他是比较理解的。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大家可以把握海贸的重点以及风向的变化,为自己下一次的货物准备提供参考。
特别是淳于博这些长期待在登州的人物,就更加拿不准长安城里头的事情了。
并且,作为大唐的皇子,他其实还是比较理解李宽的想法的。
但是我听说九皇子离开长安的时候,太子殿下还亲自去渭水码头送行了。
至于炼铁作坊和火药作坊的匠人,谁要是敢在海外独自成立类似的作坊,估计没有什么好下场。”
哪像是后世的海关,关税手册都是厚厚的一大摞。
这个关系,我有点摸不准,毕竟人家是兄弟,我们是外人。
李宽到底是怎么看待李治的,除了当事人,其他人根本就很难准确的把握。
要不然以后肯定就会有更多的人想方设法的去逃掉市舶税,这对我们的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把登州市舶司经营的非常好,市舶税的收入也是逐年增加。
甚至是一个普通胥吏,都没有那么容易拿下。
虽然李宽当初的到来,打破了淳于家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之后,水涨船高,淳于家的实力不知道翻了多少翻了。
作为东方平的好友,他自然很轻松的就坐稳了这个位置。
当时诺大的登州,百姓们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裹体的生活。
毕竟,掌握了各种市舶税征收数据的市舶司,相当于掌握了大唐进出口货物的情况。
……
“嗯,除了不能在登州出事,出海的一些准备物资,像是葡萄酒、铁器之类的东西,如果人家在我们登州制备的话,也是要尽量的满足一下,不要刻意的去难为人家。”
像是水泥作坊这些东西,现在已经慢慢的没有管的那么严格了。
其他的就正常征收,但是到时候我们可以从之前收缴的货物里头,赠送一批给到九皇子,算是弥补缴纳市舶税的损失。”
很多长安城的勋贵,觉得自己很厉害,没把淳于家这个地头蛇放在眼中,最后都吃了亏。
当初几十文钱一斤的价格,现在已经变成几文钱一斤了。
反倒是在南洋等地,修建了不少新的造纸作坊。
希望九皇子准备妥当之后,能够尽快的离开登州吧,要不然我们的日子就要过的很为难了。”
比如造纸作坊,按理来说也是比较机密的,但是因为造纸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使用到木材,并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所以长安城附近的造纸作坊,已经慢慢的停止了扩张的规模。
这充分的说明了发展工业对于赋税收入的重要性。
所以这也是需要大量准备的东西。
这不是李治希望看到的场面。
没办法,在这个年代,很多东西注定是不可能规定的那么详细的。
对于李宽的发家史,李治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这一次去金山港,虽然他带了不少的人马,但是会触犯李宽忌讳的东西,还真是没带的太多。
难怪自从登州这边的晒盐作坊成立之后,我们大唐的盐巴价格就在不断的下降。
但是这一次,他却是觉得好难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今天我们看了晒盐作坊,明天我们去造船作坊好好的参观一番。
王大牛虽然是学武的,不过出生太原王氏偏房的他,还是读过几本书,有些见识的。
好东西就只能留在大唐,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可以慢慢的扩散。
李治到了登州之后,自然要让船队在这座北方最大的海港之中补给一下物资。
作为重要的一个补给物资,盐巴虽然是来自大海,但是船队在海上其实是很难自己补给盐巴的。
他们都是看风向下菜的。
到时候他准备在金山港也修建一个造纸作坊,让美洲的人们也能有机会好好的学习一下大唐的先进文化。
朝中谁都不敢主动请缨的要来登州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大哥站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