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墙倒众人推(6千字大章来了)

李世民回到长安城的第二天,颐和园内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徐娘娘暴病而亡了。

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

毕竟,李世民总不能说徐妃是因为跟李治有染,所以自己才赏赐了一杯毒酒给她吧?

当初李世民有多么的疼爱徐妃,现在就有多么的恨她。

在李世民看来,如果不是因为徐妃,李治就没有必要走上造反这条路。

自己现在就不用面对那么为难的局面。

为了早日的达成这个目的,铁路的修建是绝对不能停下来的。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于家已经没有希望了,这是大家都已经看清楚的问题。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些探子的身份和地位到底有多高,能够接触到各家多少秘密而已。

明明是自己不甘心,但是李泰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很合理的借口。

但是对于他来说,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和财富,都是跟楚王府息息相关。

“我们手中不是有一些之前于志宁跟我们沟通联系的信息吗?我觉得是不是借着这个机会,提交一些东西给到楚王殿下,也算是进一步表明我们的态度?”

但是现在局势已经明朗,他手中持有的资金,又可以重新进入到大唐股票交易所了。

“王爷,不管是长孙司空也好,孔颖达也好,他们会支持您,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多认可您,而是支持您,是符合他们利益的做法。”

原来,这是各家勋贵都知道的事情啊。

所以对于李宽成为大唐储君,他肯定是支持的,也是最希望看到的。

如今局势基本明朗了,铁路修建的事情自然也就有了着落了。”

“也可以吧,煤炭确实算是比较稳的一个产品了。”

虽然他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是像是这一次这样吃相那么难看的做法,他以前是没有搞过的。

韦贵妃的消息来源还是非常多的。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不管是东宫还是楚王府,亦或是长安城各家勋贵的府中,肯定都有百骑司的探子。

令狐无疆看着各个牌匾上不断更新的股票价格,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甚至有些勋贵世家里面,大家明明已经知道谁是百骑司的探子,但是也不会轻易的说破。”

“太子殿下跟徐惠闹出这样的事情出来,虽然我没有故意去把这个消息进行宣传,但是长安城中,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王杰想了一会,就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好在事情在李世民回京那天过后,渐渐的就明朗了。

“如今之计,只能厚着脸皮去楚王府多跑一跑了。

回头我好好研究一下契约交易,看看是不是先选择煤炭这种波动相对没有那么大的产品来试一试。”

韦掌柜有点担忧的看着韦思仁。

“于家好歹也是关陇八大家之一,积累了上百年的财富,可不是我们这么小打小闹就可以影响多少的。如今又不是只有我们这样做,其他人家也都差不多。

“贵妃娘娘,奴婢去紫辰殿那边确认过了,徐妃确实已经没了。不仅如此,那个晴川也消失了,估计应该也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倒也是,整个长安城中,如今就已经没有谁是楚王殿下的竞争对手了。

不仅太原王氏,整个五姓七望,如今都是面临着相同的情况的。

之前太子殿下有长孙党的支持,还能跟楚王党斗个平分秋色。

以为自己是太原王氏的子弟,实力非凡,所以才能知道那么多的消息。

……

但是接二连三的听说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楚王殿下一直都是主张多修建铁路,最好就把大唐各个道都用铁路连接起来。

杨本满天天分析时事,对一些东西的把握,还是比其他人准确很多的。

但是表态归表态,真的到了这个时候,要说李泰一点都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王杰很清楚自己当初为什么决定不继续支持李治。

“确实如此,这两天跟其他一些世家的人员交流,我才发现原来太子殿下动手那天,很多人都已经猜测到了太子殿下想要做什么。

现在虽然也还是影响力巨大的地头蛇,但是已经早就没有了说一不二的气势了。

最好宫中就她一个人说了算,那就再好不过了。

“那么多人在为我说话,如果我什么都不做的话,岂不是让大家觉得寒心?”

自从蜂窝煤出现之后,大唐对煤炭的需求就逐年增加。

特别是封建朝代的大臣,都喜欢研究帝王的性格和心思。

虽然李泰也知道,自己的希望渺茫,但是再渺茫,那也是希望啊。

要不是那天他灵机一动,安排人去楚王府和长安县县衙通风报信,估计他现在心中也要惶恐不安了。

虽然太原王氏非常强势,但是大唐最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各地都踊跃出来了许多新的商家。一些商家从事的都不是传统的产业,财富增长速度远超传统世家的积累速度。

银锁得到消息之后,亲自去现场确认了一下,才敢回来跟韦贵妃汇报情况。

最关键的是一件比一件还要吓人。

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比较煎熬的。

担任,这可能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太子殿下昨天带着所有的东宫卫率,控制住了明德门火车站,意图不明啊。”

所以其他的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你看吧,顶多就今年,楚王殿下肯定会成为太子殿下。”

现在太子殿下自己把一手好牌给打烂了,哪怕是长孙党想要帮忙都已经使不上劲了。

不过,在于家倒霉的第一时间,他们就纷纷撇清了关系。

这个时候,长安城里头就剩下李泰和李宽是有可能成为大唐储君。

“等着吧,这段世间长安城里头肯定会很热闹的。”

他不想再折腾了。

王坤的这个担忧,其实也真是王杰现在担心的。

杨本满斩钉截铁的说道。

除非长孙党转而全力的扶持濮王殿下,濮王殿下自己又愿意再站出来竞争一下,那样可能还会有有点波折。

当初陛下选择了太子殿下,而把你贬到了莱州,这就已经说明了陛下的态度了。

在朝中沉浮二十多年,杨本满别的本事不见得长了多少,但是看问题的眼光是绝对增加了很多的。

“如果你想要挑战一下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尝试的进入到大唐交易中心契约交易市场。

杨本满看问题是一如既往的透彻。

朝廷可是要抄于志宁的家,我们这样做,相当于是把原本朝廷要拿走的东西给拿走了呢。”

之前于志宁负责东宫里头的很多事情的沟通联系,也暗地里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多死掉几个妃子,对她来说是个大好事啊。

所以有点不习惯。

至于兔死狐悲,不存在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许多原本职位比他高的人,现在都愿意跟他交朋友,愿意跟他交换信息。

那绝对不是杜楚客想要的结局。

以前大家都知道李治的太子之位不稳固,但是李治还是好好的坐在那个位置上面。

毕竟当时自己的做法,确实是有点……

作为韦家在颐和园里头的代表性人物,几乎每天她都能收到外面的一些消息。

“王爷,如果您想要在长安城里头安度余生,那么最好就当一个旁观者,继续在观狮山书院当一个教谕。

现在却是只有死路一条了,甚至于家参与到了这件事的人,都得死了。

这家铺子,原本就是两家共同经营的,现在于家倒下了,整个铺子自然就是韦家的了。

在长安城、登州、凉州和朔州这些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州县,这个趋势更加的明显。

不过听说濮王殿下现在都在观狮山书院农学院当教谕,很显然是已经臣服于楚王殿下了,想来也折腾不出什么样了。”

果然,令狐无疆听了之后就有点心动了。

这个时候大家自然就没有那么多担忧了。

晴川虽然帮忙传递了一些消息,但是如今再一次的证实之后,心中还是很震惊。

再结合《大唐日报》、《长安晚报》等各种各样的报纸上面的报道,韦贵妃对于长安城里头的许多事情,都算是比较了解了。

剩下一帮人去到海外,没有了主心骨之后,估计于家就要彻底的没落了。”

他是喜欢长安城的,哪怕澳洲再好,他也是没有兴趣。

毕竟一个消息自己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它不一定是真的,所以反应没有那么大。

“你说的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现阶段是陛下应该已经有了主意了。

也就是这一个事情跟小玉米扯上关系了,情况自然就不一样了。

濮王府中。

不仅如此,于家的产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瓜分一空了。

只不过可能到时候名声会受到一点点影响。

像是登州那边的淳于家,当年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地头蛇。

“雉奴的位置要保不住了,你觉得我还有希望吗?”

杨本满这个观点,分析的还是非常到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