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当然了,真正的勋贵世家,不见得会把发自内心的把他当朋友,但是面子上的功夫都是做的很足的。
如果将来雉奴登基了,那么当初跟着楚王府的那些作坊,那些商家,那些产业,肯定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所以才能成为颐和园中最受宠的一位。
这个徐惠就是其中集大成者。
想一想也对,不管是韦贵妃还是杨妃,她们都已经上了年纪了。
“徐侍郎过奖了,要是人人都有徐侍郎你的见识,那就好了。”
不断的贬低对方,只会让自己也落入下成。
有美貌,有才华,情商又高,想要不出头都难啊。
将来大唐能够在您的带领下,必定会超越贞观年间的繁华,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唐好不容易在陛下的带领下有了今天的局面,我不能接受他往后倒退。
在后世,李世民和李宽今晚的夜谈,被史书上称为“洛阳夜谈”。
不管怎么样,大家都是兄弟,李治还是非常受到李世民疼爱的。
朝中的大臣宁愿等着洛阳传回来的消息,也不会听李治的决定的。
这个时候,使劲的在那里说李治的坏话,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
只不过是按照流程的在自己离开长安城的很时候,留下了太子来监国。
李宽结合李世民刚刚的态度,谨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当李宽是李世民长子的消息在坊间开始流传的时候,李治的警惕性就上升到了顶级。
虽然没有人知道这个洛阳夜谈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但是史书中结合李宽登基以后的一些话语,大概的推断出了当夜的聊天内容。
不仅具有漂亮的肉体,还具备有趣的灵魂。
“徐妃对太子殿下也一样是交口称赞,认为您才是大唐最适合的储君,是最适合带领大唐继续前进的人物。
长安城中,留下来监国的李治,心情一点也不好。虽然这个监国的重任看起来很不凡,但是长安城到洛阳也就是一天的路程,真的有什么大事的话,根本就轮不到他来做决定。
而这是一个真正盛世华章的开始。
当然,楚王这个封号,可能不大适合给他,朕会另外的封一个亲王的封号。
“太子殿下,老臣对您一向是特别佩服。外人都说楚王殿下厉害,那是因为楚王殿下成名比较早,所以大家对他的了解多一些。
剩下的无非就是需要一些时间和流程的事情而已。
你也随时做好准备,将来朕寻找合适的时机,会昭告天下,立你为太子。”
如今徐惠是李世民身边待的次数最多的妃子,如果能够取得她的支持,那么很多事情都有可能会有转机。
李世民的身体怎么样,她自然很清楚的。
正是青春年少的她,显然是不想在寺庙里面渡过余生,更不想成为陪葬品。
要改变这个局面,李治显然是最适合的合作者。
而李治如今的局面,也正好需要宫中的强援,所以这个合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