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哥您放心,王爷都已经跟我交代清楚了,我接任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都督之后,所有的政策都会保持不变,安安稳稳的延续三年之后再考虑变化。反倒是薛大哥您这一次回到长安城,任务很不一般,最好多带借兄弟跟着回去,别到时候没有人可以用。”当然,李宽跟李治争夺储君的场面,肯定也是李世民不希望看到的。

这些勋贵子弟,别看平时游手好闲的,但是政治眼光有时候还是挺厉害的。

只有程咬金和尉迟恭算是个例外。

越是经营辽东道,大唐上下就越是感受到了辽东道的魅力。

薛仁贵跟在李宽身边那么多年,可是亲自见证了大唐的变化。

一旦碰到什么饥荒或者战乱,仓库里的存粮就是救命的存在了。”

“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这一次要是谁那么不识相,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虽然这几年一直负责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似乎跟军队已经脱节了。

这些年他负责镇守国内城,跟朝鲜半岛上的各个国家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同时也负责对付东北的那些部落,算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薛仁贵如今在大唐军中,威望仅次于那些老将。

一方面,这个调遣算是李宽对李世民的一个试探。

另外一方面,已经感受到长孙党和太子党动作频繁的李宽,也觉得没有必要一直隐忍下去了。

如今李世民同意李宽的提议,把薛仁贵调遣回长安城,并且担任如此敏感的一个职位,其实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程处亮算是李宽的二舅子,自然知道长安城如今是什么一个局面。

“处亮,这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就交给你了,你不要嫌弃现在种植的地太多,觉得继续扩大面积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长孙无忌虽然在朝中权势滔天,但是在军中的影响力比较有限。除了部分秦王府旧将会站在他那边,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中立的。

要不然耽误了辽东道的发展,就非常的可惜了。

程处亮对楚王府的实力,也算是比较了解的。

不客气的说,在生产建设兵团,薛仁贵指挥的队伍反倒是更多了。

薛仁贵已经完全做好了跟长孙党和太子党争斗的准备。

如今的辽东道,百姓们的生活水平还真是一点也不比长安城的要差。

甚至不少百姓家中都已经购买了倭国或者天竺的奴仆,用来帮忙种地。

粮食这个东西,是永远不会嫌弃它多的。

别看长孙无忌那么嚣张,长孙党的影响力那么大,只要王爷下定决心了,我们能够调动的人手,并不会比长孙无忌差。

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世民同意了薛仁贵的调任,那么至少说明他不反对李宽成为大唐的继任者。

看看李世民到底有没有支持自己成为大唐天子的想法,或者说李世民对于自己成为大唐天子,是否有明显的反对。

但是作为布置在皇宫附近,辅助守卫皇宫和长安城的部队,哪一个卫的位置都是不简单的。

这要是缩头乌龟当的久了,人家就以为你真的是乌龟了。

其他的东西我都会按照您之前确定的方案来推进,但是对于不忠于楚王府的人员,我也不会再跟您之前那么客气了。”

程处亮对于辽东道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

虽然楚王府在这里的影响力比较大,但是也不是一言堂。

有些人,该清除就要清除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