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郡王殿下,刚刚我的提议,您考虑的怎么样?”
确实是像长孙宽说的一样,如果李世民心中真的非常坚定的认为李治就是大唐最适合的太子,那么肯定不会任由那些流言传来传去。但是现在的局面却是已经到了楚王府和东宫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了。但是到现在为止,陛下没有任何的举动,这恰恰说明了他的态度啊。”
以前,朝中的其他王爷,很多就被册封到了江南道,现在更是被册封到了海外。
指不定下个月,他这个储君之位就干不下去了。
“我是犯过错误的人,父皇还会重新册封我吗?”
别看当年朝中支持他跟李承乾争夺储君之位的大臣有不少,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在朝中的影响力早就消失的差不多了。
去年各个宗室子弟被册封到海外,就连吴王李恪都启程去了琉球,但是东莱郡王李泰却是仿佛被人忽视了一样,一直都在莱州待着。
哪怕是你现在重新回到了长安城,也不要指望着这些人会那么快的重新聚拢在你的身边。
“可是,李宽的实力,绝对是超出你们想象的。现在让我去跟他竞争,坦白的说,我不认为有什么太大的希望。”
长孙宽把话说的非常直白。
就只有郡王您的位置是牢固不动的,难道您以为陛下是把您给忘记了吗?”
您总不希望大唐将来的皇位,落到楚王殿下手中吧?”
“李宽的实力是挺强大的,但是只要父皇没有另立储君的意思,他也是不可能有其他机会的。”
一旦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不稳,那么陛下的嫡子当中,就只有郡王您最适合适了。
严格说来,这其中李世民肯定是有一定责任的。
但是李治对这个舅舅的态度,并不是很让长孙无忌放心。
虽然郡王也是王爷,但是跟亲王哪里能够比呢?
感受到了李泰的犹豫之后,长孙宽赶紧加了一把火。
但是一旦太子殿下失利,那么您的机会就来了。”
自从高了青雀葡萄酒出来之后,他对楚王府在商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
要不然大唐那么大,不说把你安排到海外,单单就江南道和岭南道,就还有许多选择呢。
而这些年,李世民虽然也挺想念李泰的,但是还真是一次都没有把他给召回来。
“长孙管家,雉奴现在的储君之位做的好好的,本王有当年的那些劣迹在里头,哪怕是回到了长安城,又能怎么样呢?”
再说现在楚王府跟东宫也算是直接对上了,为了让自己手中的牌能够多一点,长孙无忌梳理了一圈,把目光转移到了莱州。
那样的话,陛下心中的那道坎就过不去,朝中反对的人也会很多。
“没错,确实是这样。但是陛下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的动作,难道他没有听说到外面的各种传闻吗?百骑司搜集情报的能力可是天下第一,李忠不可能没有给陛下汇报过相关的情况。
长孙宽这一次显然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绝对是有信心说服李泰回长安的。
“怎么就不能怎么样呢?天子殿下是什么风格,您肯定比我更加清楚。去年,楚王殿下是陛下的长子的流言,您肯定也是听说过的。
李泰现在是旁观者清,对于长安城中的局面其实看的还听清楚的。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指不定人家已经抱上了其他的大腿呢。
“你让我好好的想一想,明天给你一个答复。”
最终,李泰还是准备跟府中的人好好商量一下,看看到底要不要跟长孙无忌合作。
毕竟,这个选择意味着不一样的人生。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