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西洋来的声音
当李宽还在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试验田里忙碌的时候,渭水码头有一支船队低调的靠岸了。
“周提督,这渭水码头的情况,还真是每一次回来都很不一样啊。
哪怕现在天寒地冻的,这里停靠的船只居然还非常的多。”
陈四儿跟周二福站在甲板上,看着忙碌的码头,心中颇为感慨。
当初跟随李宽第一次去倭国回来的时候,大唐各地的码头,可是没有一个算得上多么繁华的。
但是现在的话,别说是渭水码头了。
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一路上回来,到处都是繁忙的港口。
大唐的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这里却是最好的打听消息的地方。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但是对于有心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消息。
虽然大唐水师现在的架子才刚刚搭建起来,市舶水师各地的船队基本上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一次周二福亲自回来,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啊。”
“这一次朝廷的机构改革,影响挺大的。虽然我们也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是楚王府也不是完全到处占便宜。
当年,在村子里我是属于吃饭都吃不饱的那种人。
这么繁华的景象,我们必须保证它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但是朝廷既然已经明确要大力发展大唐水师,让市舶水师成为一个附庸,那么未来的影响就绝对不可以忽视。
再加上长安城各个书院都陆陆续续的吸纳了一批番邦属国的学员,大唐如今对于四周的影响力,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史巅峰。
长孙党跟太子党联手对付楚王府,想要削弱楚王府在海外的影响力的事情。
很显然,高士廉对市舶水师的力量还是颇为忌惮的。
很显然,他也是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所以很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个消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根本就没有人关心。
哪怕是跟着楚王殿下出海,也都是存了冒险换点钱财的想法,并没有想过今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周二福这一次回来,除了要件西洋那里发生的事情跟李宽进行汇报之外,也跟长安城的变局有关系。
周二福回来的消息也不例外。
这些消息都是难以保密的。
“这个周二福是李宽嫡系中的嫡系,你说我们要不要想什么办法搞他一下,让他在长安城出一点意外。
特别是前段时间李世民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大家的危机感就更加强烈了。
哪怕不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也要努力了。”
他们这些人,都是楚王府的嫡系部队,自然是希望楚王府的前途能够更加广阔。
机会总是会给到有准备的人,这个道理他们也是知道的。
大家都在为最坏的情况做一些准备。
周二福说完,迎着寒风下了船,直接登上了前往楚王府别院的四轮马车。
据我了解,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到长安城了,大多数时候李宽都是通过飞鸽传书来指挥市舶水师的运转。
没办法,大家都已经感受到环境在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