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颐和园的指令,到了各个乡镇之后,还能不能实行下去,就完全不好说了。当然了,这么大的机构变化,必然是有一大帮人升官。
最明显的,这一次事情是由海外领土引起的,那地球仪,这书桌上就有。
“所以他才想着拉拢我们,让我们一起去对付楚王殿下。”
相比后世,这个年代的官员数量,其实是非常少的。
但是您毕竟是当今太子,大唐的储君,未来的皇帝啊。
李治听到这里,已经有点明白于志宁的建议是什么了。
“于师你说的也对,二哥现在在海外的影响力也确实太大了。
哪怕是不能封到澳洲、美洲那么遥远的地方,扔到南洋也比在大唐强。”
“长孙司空不是一直想要从海外领地上面着手来削弱楚王府的影响力嘛。那我们自然也就是从这方面着手了。
“于师这个提议,听起来非常的可行,任谁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啊。”
现在总算是可以好好的装一下了。
好在大唐的赋税收入现在是每年都在增加,倒也不用担心官员数量增加之后,财政上有什么压力。
再者,一些没有封地的亲王、郡王,听到这个提议之后,也不见得就会完全反对,具体就要看被分封到哪个地方。
以前,哪怕你再努力,如果你只是一个胥吏,那么你这辈子基本上都是没有机会跟一县县令的位置扯上关系。
“哦?什么建议?”
“于师,这一次的机构改革,没想到舅舅居然主动的询问起了我的意见,有点让人感到奇怪啊。”
“当时楚王殿下提议陛下将宗室子弟分封到海外,不过由于海外领土实在是距离大唐太过遥远了,陛下没有狠心同意。
当然,这次以长孙无忌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所以他猜测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
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了,但是李治仍然在反思这一次的变化之中,自己的得失利弊。
不说距离大唐非常非常遥远的欧洲和非洲,单单南洋那一块,就有许多的土地,这些地方,不少都是无主之地。
之前,大唐刚刚开拓海外贸易的时候,我曾经听说楚王殿下跟陛下提过一个建议,不过陛下当时没有采纳。”
至于蒲罗中,更是有定期前往齐王港、永平港等地的海船。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方案,有几个好处。一方面,这符合长孙司空的打算,肯定能够得到他的支持,这也算是我们首次联手的动作了。
“微臣倒是正好有一个建议。并且我敢肯定楚王殿下不好反对。”
于志宁拿起了一杯清茶,慢悠悠的品味了一口,然后接着说道。
另外一方面,楚王殿下也无话可说,甚至您可以说这是响应他的意愿和提出的,让他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
李治细细的品味了一下于志宁的话,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兴奋。
大家都玩阳谋,自己现在这个谋划,也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不管是谁,都得说一声好啊。
虽然这个事情自己直接得到的好处不会很多,但是间接的好处则是不要太多。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