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不同人的看法

“于师,你说今天是怎么回事?朝中突然就那么多人提出这么两个大的提议?”

李治一回到东宫,就迫不及待的跟着于志宁躲到了书房。

“太子殿下,今天的场景已经在明显不过了,这是长孙党发起了向楚王党进攻的号角,这是好事啊。”

于志宁的心情非常好。

不管这两个提议最后是否能够得到执行,他都非常的开心。

长孙党成功了,那么楚王党的实力就会有所下降。

吃不得亏的李宽,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这么斗来斗去,到时候李治这个旁观者,就能坐收渔翁之利啊。

“阿耶,听说朝中今天很是热闹?”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各种罐头还是使用镀锡板来进行生产,并且产量是一天比一天高,对锡锭的需求也是在不断的增加。

“太子殿下,所谓的相安无事,只是彼此暂时的收敛,并不表示他们真的就能和谐共处了。

这两个提议抛出来,哪怕是陛下也不见得会反对,甚至会支持呢。”

长孙无忌在打什么算盘,他基本上能够看清楚。

“现在只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提出这么一个提议,楚王殿下怎么回应还不知道呢。

就像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商量的时候说的那样,这是一个阳谋。

“按照于师你这个说法,接下来他们两方肯定会为今天朝堂上弹劾的内容激烈的争夺?”

哪怕是萧家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放在锡矿的增产上面,也不能完全满足锡锭的需求。

高尚书和长孙司空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

一旦这个情况被破坏,要重新建立起来就难了。”

萧锴的消息也很是灵通。

如果任由这个场景发展下去,哪天楚王殿下在海外建国了都不奇怪。

对他来说,只要最终的结果不影响大唐的利益,他就无所谓了。

作为平安贸易的重要股东,萧家现在已经开始享受南洋锡矿带来的巨大利益。

这种躺着挣钱的日子,萧锴最是喜欢。

都快要行将就木的人,萧瑀现在比较少在朝会上发表意见了。

“这是必然的事情。长孙党要打压楚王党,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是最好的切入点。

在他看来,父皇应该是不希望看到李宽跟长孙无忌争斗的。

哪怕是最终他同意了这两个变化,应该也是不会影响大唐在海外的利益,不会影响大家在海外挣钱的。”

于志宁虽然在史书上不算多么出彩,但是能够被李世民安排过来辅助李治,能力和眼光都还是在线的。

说的不客气一点,就连李恪这些亲王在朝中的势力,都要比李治强。

萧锴有点郁闷。

所以他反倒是可以放心的看热闹,不用担心自己的人被波及池鱼。

还有那市舶水师,有他们在,南洋基本上就没有海盗或者哪个国家的船只敢对我们大唐不利。

朝堂上面总共就没有几个人是明确站在他这边的。

我估摸着楚王府给长孙党带来的压力太大,特别是海贸的发展是越来越顺利,不管是出海讨生活的百姓,还是来到我大唐做生意的胡人,都越来越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